清穿之万里河山烟火人间 作者:养心殿【完结】(12)

阅读记录

两个玩得开心的皇家包子,确要分别时都有些依依不舍。让嘉妃和纯妃两个哭笑不得。永璋直到在额娘那里得到承诺:“下学了就可以去找弟弟玩”,紧抿的小唇上看到笑模样。永珹对于这小孩子的撒娇呲之以鼻,不过却没反驳,莫认了永璋下了学就来看他。所以,大清乾隆朝的两个出色阿哥们的‘血泪’纠缠,从乾隆七年就正式开始了。
看着一步三回头看自家小四儿的三阿哥,嘉妃缓缓勾起嘴角。今日他们这一行人在御花园摆了这么大个阵仗,现在宫里的人们一定都传遍了,她到不怕因此而被怪罪。皇上和太后只会欣慰于两个阿哥感情好,皇后就算有气也不敢拿这事儿开刀。至于纯妃谋算的日后,嘉妃笑得更灿烂了,知子莫若母,她看着自己的小儿子,就凭他这一个月内这两次在皇上和太后跟前的表现,他就必然不会是常鳞凡介。纯妃,就看你我谁能笑到最后吧。
第6章
他的日子与以前相比可谓无比舒心,没有不堪负荷的训练,没有险象环生的任务。每日都睡到自然醒,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嘉妃惯会审时度势,是个智计不凡的女子,她的手段要在这后宫保住母子生存,足够用了。嘉妃出身内务府上三旗,算起来还是皇帝的家奴,地位与其他满蒙汉的显赫贵族都不同。他们之中能直接伺候皇帝者,往往受到青睐,被远派地方,委以重任。各省亲差密探,甚至总督巡抚,由此任命者甚多。
这种出身即不招人眼,又不会被人小瞧了去。所以永珹不急着发展势力,至少不打算在他这个豆丁时发展。总要他的年龄或身高能够免强威摄住别人的时候才行。嘉妃平日里处理事务或发作宫人时,并不太避开他,也有让他从小接触耳濡目染的意思。有时他拿自已殿里的宫人作个小试验,分条实践从嘉妃那学来的驭人手段,效果还不错。
自那日御花园结伴之后,两个小阿哥的感情突飞猛进,先是永璋下了学无事就往承乾宫跑,嘉妃自然尽心招待着,永珹也很高兴这个小哥哥来找他玩,嘉妃从不让他单独出承乾宫的殿宇,虽然这座宫殿富丽繁华,占地颇大,他一个大男人天天和这后宫的女人一样,在这一亩三分地里拘着,实在难受。永璋是唯一时常能进出的外人,常给他带一些有趣的东西陪他说话。小小年纪作了副大人模样,可爱又可亲,让人心生亲近。
他到是对什么‘跟你共有一个爹,却分属不同的妈’这样的事情没什么抵触,几乎是没有任何心理障碍的接受了这个异母‘哥哥’,其实他心里是拿永璋当弟弟养。这样的手足亲情也是亲情,都说皇宫里的兄弟姐妹们关系冷漠,一年才见几次面当然冷漠,感情也是需要培养的。他对总是鼻孔朝上看着他们的大哥就没什么亲近之心,还在襁褓的小五,同样是寄养在皇后身边,生长环境完全复制,想来以后的情形会和大哥差不多。和敬就更不用说了,每次给皇后娘娘请安,小女孩连一个眼神都没给过他。
所以他不多的兄弟亲情,就暂时全寄存在永璋身上。就算以后他额娘有了其他儿子,他也会尽哥哥的本分,却和永璋都是不一样的。永璋也在努力扮好哥哥的角色,得了什么好东西都可着永珹先挑。永珹不是真正的孩童,虽然是年幼的身子,却对永璋看顾颇多。所以这两个小孩子兄友弟恭,相互照顾的样子,已经成了承乾宫里的一道风景。时常用让众人看得会心一笑。
转眼一年过去了,永珹越来越习惯清宫的生活。他对宫里的人和事,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大清朝的乾隆皇帝,这个江山的主人,掌握着大清的国势和普天下所有臣民的未来,也是他这一世的父亲。他看似亲和,实则是这个宫里最冷漠的,也许他从没把谁放在心上过。就是公认最受他宠爱的贵妃高氏,让他一个不高兴,也能当众给她没脸。对他们这些阿哥格格们也是一视同仁的严肃教育,轻易不会给个笑脸。不像是父亲对孩子,到像是上司管理手下。
不过,到底乾隆对自己比其他阿哥要宽容一些,虽然原因不得而知,但是确实算是在子女中的头一份了。永珹对乾隆的期待不多,从没指望他能像以前的父亲一样包容慈和,只希望日后两父子能和谐相处,不要闹到要将他过继出去的地步。
太后奶奶喜好佛学,心地也越发的慈悲和善。数得上位份的宫妃们常去请安,陪她老人家说话解闷。她对宫务也没见得有多上心,她的身份决定了,无论她在后宫掌不掌实权,众人都要看她脸色,那她何必给自己多找劳累呢。所以,她理佛的时候更多,只有发生什么棘手的事,皇后压不住场面,她才会出来主持大局。乾隆的孝顺更可谓是有目共睹,他对太后是千依百顺,敬爱有加。且她已儿孙满堂、享尽荣华,是这诺大的皇宫里过得最顺心的人。她对孙子们也是爱护有加,常赏赐不断。但是,如果有人危害到皇上,不论那个人是谁,她也是会第一个站出来,将人严惩不贷。

52书库推荐浏览: 养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