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真不想穿 作者:妄起无明【完结】(207)

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五章

梁峥走了之后夏文敬还是常去桃花亭,不过不会再在酒醉之后乱念什么诗了。偶尔自斟自饮喝得如坠云雾,便一个人静静地伏在桌子上想着梁峥的种种以及各种跟他理不清关系的人和事,常有时光倒流、时空交错之感。
以前想起这个人来,像是心被人拿手攥住,胸口闷痛,无法呼吸。现在想起他,痛虽还痛,却是清清楚楚的一道伤口摆在那儿等着它愈合就是了,清爽许多也痛快许多。
婚事、曹家、梁峥,成了锦衣卫和夏家无人敢再提及的事情。父子两人各怀心事,以前在一起时候也没有多少话,现在偶尔见面,能说的话题似乎就更寥寥无几了。
风言风语、蜚短流长大都来得快去得也快,有关猜测梁峥和夏文敬之间恩怨情仇的各种谣言,在成为了京中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一段时间不久,就被另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取代了。
明洪武三十一年,初夏,太祖朱元璋崩,孙朱允炆嗣,次年改号建文。
国丧不久朝事清闲,地方呈上来的公文、诉状也比往日少了许多。这天夏文敬在都察院闲来无事正准备趁着天好出门去四处逛逛,结果有人跑来通报说北平又来信了。
夏文敬表面上无奈叹息一声,心里却还是止不住一阵欣喜。
大半年来,这信已经不知是第几封了,有倾诉相思之苦的,有邀夏文敬前去相见的,也有忆及最后一晚的翻云覆雨看了让人脸红心跳的。只是夏文敬从没回过,看完了心里或甜或酸、或苦或涩,总是脸上淡然一笑,抬手付之一炬。
可这回的“信”与以往不同。夏文敬看着被放到他手上的一个小包袱有些发愣:这是……什么东西?
托着包袱走到桌旁,夏文敬把它放到桌面上打开重重包裹。三层系得牢牢的布结解完了是一个木匣,打开木匣是一个锦盒。夏文敬皱皱眉头:这玩儿的是什么?
再打开锦盒是一个锦缎袋子,夏文敬又耐着性子把袋子打开。
“火……火镰?”夏文敬额上的青筋微微跳动:包成这样,就为了送个火镰?!
夏文敬把个火镰反反复复看了几遍,除了上面的银饰花样还算精美之外实在是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没镶什么黄金翡翠夜明珠。
干嘛弄得跟传家之宝似的?!害我好奇了半天!夏文敬随手打开火镰看了一眼,咦?里面除了火石和火绒还有一个纸卷。他把纸卷倒出来小心展开,上面只有一行细细的小字:过往数年,忆及子矜思无所托,今至京中,做此二镰与卿共存。
夏文敬更糊涂了:这是他离开金陵前找人做的?为什么当时不给我,倒要拖到现在大老远地从北平让人送过来?真是莫名其妙!
思来想去也琢磨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夏文敬把火镰往腰上一挂,离开都察院往街上去了。
明建文元年,己卯。
北平,春。
梁峥早早知道了夏文敬要以都御使的身份到北平来彻查按察使陈瑛的案子,高兴得一连几天都没怎么合眼。这会儿听说他人已经到燕王府了,梁峥赶紧叫余信去拿了官服给自己换上,怕坐出折皱便站在地上等。
可等了一个中午,梁峥腿都酸了,燕王府那边却没什么动静。原地转了两圈儿,梁峥豁然开朗:想想也是,现在皇上跟燕王正互相猜疑,皇上派来的人,殿下自然不会只接受个参拜就完了,一定还会找上各种借口旁敲侧击地询问很多。唉──子矜那么实诚的人,也不知道顶不顶得住?难为他了。
接着又等了将近一个下午,还是没有动静。梁峥早就站不住坐到了椅子上,派人去打听了一下,说是夏大人离开燕王府之后直接去按察司了。梁峥又想:哦──是啊!子矜是来调查按察司官员的,那先去了解一下情况也是理所当然。
快到晚上了,依然没有夏文敬的消息。梁峥把官服换下来又派人去打听了一次,结果回来的人说夏大人离开按察司之后又去了布政司。梁峥再次释然:嗯──布政使司掌管地方民政,归六部管,况且布政使张昺还是皇上亲派,子矜去打个招呼也是理所应当。
最后晡食的时间就快过了,梁峥终于忍无可忍:但凡京官来地方,无不惊天动地、前呼后拥,虽然早料到子矜必定主张低调从简,可也不至于连个接风晚宴也不准备吧?我跟子矜是同窗多少也该有人知道,于公于私都应找我作陪,怎么到现在也没有人来叫我,三司的人都死绝了吗?!
正要发火儿,余信突然跑进来了,“大人!江大人派了人来叫您去陪都御使吃饭。”

52书库推荐浏览: 妄起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