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现在皇帝登基已经登基了十八个年头,要喜庆,那么就要让皇帝大婚或者立皇后了,只有立了皇后,才能立太子,以免大齐后继无人,动荡不安。
朝臣上书立后的奏折,在赵熙的案上摞的像一座小山,奏折写的都比较含蓄,但是无论怎么含蓄,涉及到利益的时候,站队的都战队了,不管是支持哪一方的,首先都要催促皇帝立后,之后,在争论该立谁为后。
没有什么好疑问的,立皇后就是立太子,立皇后的本质,就是立太子是立长还是立贤的问题,皇帝看中了人选,那个皇子自然就会占了一个“嫡”字。
不同于前几次皇帝雷霆大怒,以“卿对立皇后,立太子如此的积极,是觉得朕会英年早逝呢,还是想要从龙之功”的诛心言论,吓的上书朝臣面如土色。
这次皇帝从谏如流。
朝臣们多是察言观色小心揣摩之辈,而且,这么多年,中宫无主,太子位空悬,大家没有主心骨啊,这万一,皇帝突然啥啥啥了,皇子们如狼似虎,一定会波及朝政,还是先找个小主子,安民心,也安臣子的心,大家纷纷跟上,皇帝案头请求立后的折子,又高了一层。
每天大家对于立那位为后,争论不休,你方唱罢我登场,早朝活像个菜市场。
顾长华看戏看的很欢乐。
自从给母亲找了一个打着灯笼也找不到郎君,真可谓是可与不求的好事,尽管顾渔顾科在确定他没有被下药之后,好长时间都对他冷若冰霜,但是顾长华越发觉得老天爷对自己不错了,哪怕老天爷搭给他一个赵熙,老天爷对自己也是不错的。
人要懂的惜福,才能幸福,反正顾长华要的从来不是爱情,一个赵熙而已,不过就是在他生活上一颗小小的石子,当你介意的时候,它就是一座高山,当你开看了的时候,他就是一粒沙尘。
——阿q精神?
反正顾长华开始享受生活了,特别是赵熙被烦的不行,建在在赵熙痛苦之上的生活。
“陛下,前朝为了立后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国不可一日无君,大齐也需要一位皇后来母仪天下,领导诰命妇,不管怎么说立谁为后,尽快定下来吧。”太后年事已高,不涉朝政,在后宫享福,对朝廷大事,轻易不会开口,但是立后不仅是国家大事,也是后宫之事,她不偏向哪位皇子与哪位妃嫔,她只是就事论事。
对于太后,赵熙非常的孝敬,不仅因为太后是他亲妈,而是因为太后从来不碰触属于皇帝的权力,也不干涉皇帝的决定,皇帝常年不进后宫不临幸妃嫔,太后也不过说一句“注意身体”,然后就出手帮他压制后宫,所以,赵熙和太后之间的感情,比一般天家母子要深厚得多。
此时,听见太后提起立后之事,赵熙:“朕只是想要谨慎一点,毕竟朕膝下的皇子不多。”
万一立了皇后,封了太子,之后再不满意,做过皇后太子的,没有更上一层,就只能下地狱,没有中间。
皇后太子能立自然就能废,虽然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但是不到万不得已,他当然要避免,让自己稀少的子嗣更加的稀少的几率。
不过皇帝可以是鳏夫,却不可以是一位至今未婚的男人,登基这么多年,都没有一位皇后,确实是说不过去。
他完全可以先立皇后,暂不立太子,毕竟皇子都年幼,看不出性情。
赵熙被朝臣烦,被太后烦,之后,他直接去烦顾长华了。
“我想立李氏为后。”李氏就是李世渊的妹妹,生有三位皇子,同时也是“前顾长华”身死的凶手之一。
“你觉得怎么样?”赵熙问顾长华。
顾长华的兴致实在是不高,任谁在和自己儿子交流感情的时候,被中途打断,心情都不会太好。
是的,顾长华终于有儿子了,不过还在孩子他妈郡主的肚皮里,已经八个月大了,隔着肚皮已经能踢踢脚了,每天顾长华和孩子交流的时间,都是他最喜欢的,他的眼睛里就只剩下了,流着他血脉的儿子,其余都靠边站吧。
为了他的儿子,已经可能有的孩子,顾长华感激顾益慧,如果她现在还活着的话,他会对她说声谢谢,也会违心的祝愿她下辈子投个好胎儿。
有子万事足,顾长华觉得自己可以提前含“儿”弄怡了。
顾长华想尽快结束话题,把赵熙打发走,就不和他啰嗦了,“你想弄死她。”
不是顾长华自恋,现在明显的,赵熙绝对不是从心里想要立李氏为后,他提起李氏有不掩饰的杀意。
“留着她,我睡觉都睡不安稳。”会让他想起上辈子,他与他,因为她,阴阳两隔,他不管现在的李氏还没有做出上辈子的事,上个李氏和现在的李氏都是一个人,每次看见李氏,他都恨不得杀了她,在她死之前,能让她发挥点余热,也不枉费自己忍了这么久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鸡鸭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