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子(胤礽重生) 作者:君琳【完结】(115)

阅读记录

其实就是让大家过一下眼瘾哈。
无责任小剧场,真的无责任啊~~~
第49章 有喜&纳娶
出游两个多月,再次站在熟悉的土地上,大家的心情都是觉得颇为想念,一花一草看在眼里都无比的亲切,只是众人还没愉悦多久,有人来报康熙,说安亲王岳乐去了,今天出丧。
安亲王岳乐是清初改革派的代表,他全力支持顺治皇帝的一系列改革,大胆启用汉人,缓解与汉族地主阶级的矛盾;停止圈地,使人民能正常从事生产活动。及至康熙朝,在三藩之乱里屡立军功,“在诸王中,以齿则高,以行则长”,三藩之乱前后皆掌宗人府事,有管理部务,参预政事的丰富经验,无论从资历或功绩论,当朝宗室王公皆无人堪比。
所以康熙听闻后便摆架安亲王府,哭丧去了。
三位皇子一路跟随,承祜也一路在思考,据说崇德年间岳乐之父阿巴泰率兵伐明时,将很多文学之士延至府中,命教诸子弟,故康熙间宗室文风以安邸为最盛。享有王爵,根基极深的岳乐家族,在汉族文人内建有一个层次较高的关系网。从某种意义上讲,安王府犹如顺康年间满汉文化交流荟萃的一个特定场所,在清初满汉文化从激烈冲撞走向逐步融合的进程中,起有一定作用。
不过到了康熙三十九年底,礼亲王代善的曾孙诺尼控告岳乐生前审案不公,岳乐被追降郡王,夺谥,其子经希、吴尔占分别革去郡王、贝子,授为镇国公。只是此事发生后,岳乐家族的地位与实力,亦未受到大的影响。
数年后,康熙帝在与明珠等老臣的一次谈话中透露,康熙六年辅政大臣鳌拜操纵议政王大臣会议,矫旨擅杀另一辅臣苏克萨哈时,在议政大臣中颇有影响力的岳乐,极力逢迎鳌拜,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岳乐逝去十一年后受到降爵夺谥至惩,此为一个重要的内在原因。
这个原因其实是承祜从后世众多清史研究里面找到的,毕竟康熙三十九年他这个太子与皇帝的矛盾已经很具规模,他的皇阿玛已经开始提防和削弱他的势力,而被革爵位的经希和吴尔占其母亲是叔公的妹妹,算起来他们就是他的表叔,很难不让人怀疑。
想了那么多,他只是觉得老八一定不能把他的原配岳乐的外孙女郭络罗氏给娶到,当朝皇子与宗藩贵胄之家联姻后所具有的政治实力及其对朝政的影响对于胤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阻力,当初康熙指婚的时候他可不觉得那位英明的皇阿玛会没有考虑到。
虽然现在郭络罗氏才四五岁左右,小八也才八岁,但是未雨绸缪是很必要的,嗯,玛尔珲、景熙、蕴端、吴尔占这几个岳乐的儿子康熙都很是重用,而且都是由索尼的女儿所出,也就是他的表舅,或许能利用一下。找时间和叔公说说下。
“哥,你到底在想什么啊?”出了安亲王府邸,上了回宫的车架,胤终于忍不住拉拉他的袖子问道。
刚结束神游就听见他的话,承祜转头笑了笑,“我只是在想刚刚见到的安亲王家的小格格,明尚额驸的女儿。”皇帝亲临哭丧,全府都要出来亲迎。
“那么一个小女孩有什么值得你关注的?”胤有点纳闷。
“这个小女孩身份贵重,将来无论谁娶了她都能得到一份大的助力。”
“她出嫁起码还要十年吧?哥你是不是想得太长远了?”胤有时候觉得承祜就是思虑太重,所以身体老不好。
承祜伸手拍拍他的肩,语气有点沉重,“人生有太多的意外,凡事多想想,想得长远一点没有任何坏处,那群弟弟越来越大,你的压力也会越来越重,胤,只要你没有坐上那个位置就永远不能放下心来,皇阿玛的儿子太多了,多到他并不会很在意失去其中一个,所以在往后的日子里,你就要成为皇阿玛不愿舍弃不舍得撤换的太子,但是又不能让他猜忌,这其中的艰难只能由你自己来承受,我帮不了你,我只能在其他地方为你铺路,为你谋划。‘君父’二字,好好回去琢磨琢磨。”
胤看着面前人满眼关切,心中只觉温暖无比,这样的话从来都只有哥哥会和他说,没有私心只为了他,“哥,你真好。”
“不要太依赖我,好好向皇阿玛学习什么叫‘独断朝纲’。”承祜弹了弹他的额头,以掩饰自己心中一瞬间的悸动。也只有这个孩子会真心觉得自己好吧?
胤笑得有点傻气的摸摸额头,看得承祜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回了紫禁城,康熙对着迎驾的大臣说了几句话,就让大家散了,回宫的回宫,回府的回府。
承祜回了府邸,远远的就看到自家嫡福晋领着管家仆人前来迎接。

52书库推荐浏览: 君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