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子(胤礽重生) 作者:君琳【完结】(262)

阅读记录

孤的东西谁都不能染指,不论是太子之位还是帝位!
所以我不明白‘我’现在到底在做什么,龟缩在有礼的面具下安分守己?在皇阿玛眼下演兄友弟恭?别说笑了,天家情薄,他们根本就是我的敌人,我为什么要放下骄傲去做这样虚假的事情?皇阿玛自己心里都清楚不是吗?
可是‘我’对着兄弟们一番似劝诫似教导的话却真的引来了皇阿玛。
我看着父子间的对弈,皇阿玛的下子咄咄逼人,而‘我’却是步步退让,我十分不爽的看着棋盘上的局势,不明白‘我’为什么明明很多次都能反攻,却都放弃,只是顺着皇阿玛让给我的活路走着,与其说是下棋,倒不如是‘我’按照皇阿玛的心意在与他对弈。到了最后,白子已经把黑子包围,只要皇阿玛想,我便能一败涂地。
可是他在最后将手中的棋子放回棋盒内,然后对着‘我’说:“胤,你真的长大了。”
我心中一惊,似乎有些明悟。
我的棋是皇阿玛亲自教导的,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下赢他时他脸上的赞赏和骄傲,然后对我说以后与他下棋,只当父子之间娱乐,不记君臣身份。往后多年,我在棋盘上总是不让分毫的与他对峙,似乎从什么时候起我每一次胜利他脸上的表情多了些意味不明的感情在里面。
天下如棋局,他是不是觉得我那般锋芒的模样让他有了危机感?
而现在,‘我’谨记君臣之别,在棋盘上告诉他,‘我’的一切都是由他所赋予,他希望‘我’怎么走,走怎样的路,‘我’全都如他的意,所以他便不会把‘我’逼上绝路。
我脑子觉得很乱,为什么他会说我真的长大了?是因为‘我’懂得了君臣?可是,是他说过无论我怎么样他都会包容我,无论我做什么都不会怪我,无论怎么样都要记住他是我的父亲,只要相信他就好了。
“朕的保成是没有错的,错的都是别人,是别人带坏了你。”他亲口说过的!所以他不厌其烦的选撤我身边的人,他骄纵我溺爱我,默许叔公所定规格几乎与他等同的皇太子仪仗、冠服;历次外出巡游,我所用皆较他上乘;东宫内花销亦高于他;我任意鞭挞诸王、众臣,他从来不会说什么,甚至“以身作则”处置忤逆我的人……难道这一切的出发点不是因为他最宠爱我这个儿子么?
为什么会这样……到底为什么?
我苦思冥想,心里有着隐隐的答案,但是我却拒绝去揭晓。
我看着‘我’雷霆手段的处置了曹家,不留情面得让一众朝臣都震撼了一番,然而却又让朝中清流一派的文官有向‘我’靠拢之意,突然想到‘我’在咸安宫内说过的“不破不立”,叔公和赫舍里家毕竟是外戚,认真说起来的确不如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势力,运用起来也没有那么多的阻碍和顾忌。
我越发的好奇我身体里的到底是什么人,因为他对朝中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了解得太透彻了,领差办事之中制衡法则用得无比娴熟,甚至瓦解了一些胤,胤,胤那边的势力,还让他们无法发作,只能吃下那些暗亏。还有他不经意间散发的气势,那是皇者至尊才有的天下尽在掌中的运筹帷幄。
到底是什么人?什么人才能对康熙朝的朝臣政治兄弟世家如此熟悉?我想来想去都想不出来,随即又觉得有些好笑,知道了又怎么样?我或许要永远维持这个状态,再也回不到自己的身体里,这个可能性并不令我觉得沮丧失落,可能是因为飘荡的这段时间里,我不用算计谋划,不用面对众兄弟的攻击,不用一举一动都受人注目,不用担心皇父对自己的看法……不得不说这是我从来没有过的放松。
对于‘我’,我觉得最奇怪的一点就是每天都定时到坤宁宫香堂,看着额娘的画像发呆,那种表情……很难形容,因为我自己从来不曾有过,那样的黯然、哀伤、难过、疲惫……太复杂了。
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思念一个人时才会有的表现。
直到六月末一场滂沱大雨,‘我’把自己关在漆黑的房间内,倚在窗边,外面雷声轰鸣,看不见表情,但是那双眼睛却很是明亮,透着刻骨的寂寥萧瑟。
“下雨……还打雷,从小到大你最害怕了……总要搂着我……现在……你在哪里呢……”
若非我蜷缩在‘我’身边,那样轻的语调就被雷声给覆盖了,我好奇的瞄向了‘我’,不知道他说的是谁,居然和我一样也怕打雷,这个毛病也不知道怎么养成的,小时候总要皇阿玛抱着才能安心,到长大了,为了维持皇太子的威严,到了打雷的时候就只能把门窗都关严实了,然后蜷缩在床上等待雷声渐去。

52书库推荐浏览: 君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