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禹努力让泛白的面色恢复如常,这才抬起头看向杨时。
那副丑态让他微微皱眉,暗道杨时真是扶不起的阿斗。人可以不聪明,但怎么能蠢成这样?一道圣旨就吓尿了裤子,亏他往日还装什么皇家贵气。
“继承太子位又如何?”杨禹的拳头在袖中握紧,心中冷冷地道:“只要一日没有登基,这场争斗就不会结束。”
他横眼看向杨进。
杨禹自问并没有忽视任何一个人,但他不得不承认,还是小看杨进了。
尽管心里恨得咬牙切齿,杨禹面上却带了浅浅的笑意,对承乾帝道:“父皇圣明,五弟仁孝恭谨,敏而好学,立为太子也是众望所归。”
见他开口,其他年级小的皇子也纷纷鹦鹉学舌般表达了赞成,一时间倒真如“众望所归”一般。
——
册封太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还需祭祖祭天等等一系列重大的仪式才算完成。
话虽如此,承乾帝金口玉言谁也不能忽视。所以在仪式之前,杨进虽然没有正式身份,但地位已然不同。
但这还不算完,承乾帝亲口颁布了第二道旨意——封崔容为大理寺少卿。
这旨意时机非常微妙,几乎将崔容推到了明处,明明白白地昭告天下,他是太子党。
第七十四章 心灰意冷
杨时回府当日就气急攻心病倒了。
他顾不上请御医,先着急着叫人去寻穆逢生。后者得了消息,满面惊色,显然也十分意外。
“圣上竟然如此……”穆逢生低声喃喃道,随即又想起这也算是妄议天子,便将后面的话吞了回去。
杨时并未察觉,他坐立不安地在屋内来回踱步,整个人都失去了往日那些从容。再加上衣冠不整,人也看上去病恹恹的,一副方寸大乱的模样。
“穆先生,这可怎么办?父皇是叫猪油蒙了心罢,竟如此突然地立了老五?我该怎么办?”杨时的语气有几分烦躁几分惊慌,已经到了口不择言的地步。
穆逢生定了定神,思忖着开口:“殿下稍安勿躁,事情毕竟还未到无可挽回的境地……”
“还有什么办法!”杨时恼怒地打断穆逢生的话:“父皇可是当朝下的口谕,满朝文武可都亲耳听见了,只等着册立大典昭告天下了!”
“即便是如此,毕竟也还没有正式册立……”穆逢生不紧不慢地说,仿佛已经胸有成竹。
杨时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冲到穆逢生身前,双手死死抓着他的肩膀,瞪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先生可有办法?!求先生救我!”
穆逢生闭目沉思,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也不见动上一动。
杨时几次想开口相问,又怕打扰了他的思绪,犹犹豫豫,瞻前顾后,哪里还有当初半分风采。
终于,穆逢生睁开眼睛,对着二皇子深深鞠了一躬。
“先生这是何意?”杨时惊得后退半步,连忙问道。
穆逢生道:“总算不负殿下厚望,办法倒是想了一个。只是,我还有个请求,希望殿下答应。”
“先生请讲!”此刻杨时就如热锅上的蚂蚁,已经急得团团转。只要穆逢生能拿出法子来,莫说一个请求,就是一百个他也不会拒绝。
穆逢生维持着躬身的姿态,郑重道:“此事之后,请殿下允我辞行。”
杨时闻言愣了,继而大急。他身边谋士中,穆逢生是最得力的一个,眼下正是生死存亡之际,穆逢生要是走了,以后还有谁能依靠?
“先生为何要弃我而去?!”杨时不顾身份,抓着穆逢生的袖子道:“可是我有何不周之处?”
穆逢生起身,脸上神色十分诚恳:“承蒙殿下青睐,只是逢生尚有心愿未完,不得不离开此地。”
他这话杨时一个字也不信,杨时觉得穆逢生一定是看到某些风头,打算明哲保身了。
但现在他是杨时的救命稻草,杨时怎么可能轻易放手。
穆逢生并非杨时的属下,不能强留,他便只能苦苦挽留。最后穆逢生扛不住,只能答应再留一阵子。
杨时吃了定心丸,又催促他先解决眼下燃眉之急。
穆逢生上前,在杨时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
后者听完有些犹豫:“这样……可行么?”
“死马当活马医罢,”穆逢生道,反正殿下已经无路可退了。”
这话让杨时浑身一颤,脸上神情坚定起来,终于下了决心:“也罢,就试一试吧。”
——
大理寺除过寺卿王远光之外,原先只有衣海澜一位少卿。承乾帝圣旨一下,崔容就一跃坐上了大理寺内一人之下的高位。
52书库推荐浏览: 楚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