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在陈耀然走后一年因病去世,记者和棋迷把以前我们住的小院子围得水泄不通,我听人聊天这才知道这是棋坛享负盛名的张隐九段。我在摇篮里伤心得死去活来,哭得撕心裂肺,然而无人表示同情。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小孩本来就天天哭。
陈耀然十三岁职业三段的时候,我正在福利院阿姨的帮助下艰难的重新学习走路。
陈耀然十五岁职业六段的时候,我重新上小学一年级,还是那所小学,换了个老师。
后来我又见过他一次。清明节前后,空气格外的好,校长老早就让人扯出“欢迎北京棋社天才围棋少年陈耀然回到母校演讲”的大红横幅,还安排二年级的小朋友献花。具体演讲什么我不记得了,我只知道我就是校长千挑万选选出来给他献花的那个人。他弯腰接过我递上去的花说了声谢谢,我却楞在原地不走,盯着他看呆了,直到班主任匆匆来把我拖走,反反复复赔笑脸道歉。他那天穿着白色衬衣,骨架还是有些单薄,五官长开了,颧骨很高,眼睛凹得很深邃,整个人比小时候更加精致。
那年他十六岁,被选去了北京棋社深造发展,职业七段。
升段位跟升飞机一样快。
我想过很多再见到他时说的话,比方说得意洋洋叉着腰打招呼,嗨!小然然还记得昭昭哥不?哥复活了!
或者含情脉脉:小然然,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昭昭哥么?
然而见到他后我就傻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突然发现我们中间多出了那么那么长的一段距离,他在时光那头,我在时光这头。
我说过我是混世魔王性格,说什么我也要在追了那么多年的小然然脑海里留点印象。
事情是这样的。陈耀然要给我们学校传说有业余五段的数学老师下指导棋。我混进了现场,观摩了战况,发现战况完全一边倒。陈耀然的黑子以摧枯拉朽之势把白棋打成了浆糊,完全没有职业棋士在指导业余棋手的耐心和包容。进过深邃的思考,凭借师傅以前教我的那点底子以及长年与陈耀然对战的经验,我成功的找到了黑棋的弱点,翻盘不可能,但做活角上白棋却是可以的。
数学老师还在皱着眉头长考,我拿了个白棋啪的往八6路上一拍,冲着他猥琐的勾起食指:“角上的棋活了。”
陈耀然一脸愕然,看看我,又看看棋盘,张口好像想说什么,又慢慢闭上。
请试想一个六岁的小朋友对着你做勾手指这类动作。
下一分钟我被暴跳如雷的校长拎着丢出去,对局室的木门啪的在我身后关上。
木门不隔音,我趴在门板上偷听。校长在陪着笑脸道歉,然后我听到有人轻轻说,声线有点清冷,但是很好听:“没关系,小孩子爱玩是正常的。我小时候有个和我一般大的同门师兄,一样贪玩,老喜欢在我和下棋下到一半时插一手。要下了步这样的好棋,他也爱勾起食指得意的笑。”
上辈子我小他两个月,但是由于先入师门,一直逼迫他叫我师兄,平常也以哥哥自居,占够了便宜。
校长又说了句什么,他笑了笑:“这步棋下得非常好,通常人遇到‘压’都会想到‘长’,他却看得到这步小飞……这孩子叫什么名字?”
我转身走了。
突然不想再告诉他自己是谁,上辈子的事情过去了就算了。
因为我意识到,现在和他下棋,我不要说中盘,光开格局就注定赢不了。
如果不是和他下过五年的棋,再加上他由于轻敌下得疏忽,刚才那步棋我也未必想得出来。
陈耀然十七岁,我七岁的时,私立福利院倒闭了,我正式失学。院长推荐我去一家茶馆帮忙,学点手艺以后好自立。老板姓张,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叔,很爽快的收留了我。于是我就在茶馆住了下来。
我以为自己一辈子也不会再接触围棋了,然而……我小看了茶馆门口挂的那个“供应棋牌麻将”的牌子。
原来那里面的“棋”除了通常的象棋军棋五子棋外,竟然也包括围棋。
第2章 师傅
我打工的茶馆叫旧舍,翻译过来就是待拆迁的老房子。出了A市繁华的街区转个角,有个围着青篱笆的老院子,青砖瓦房,一侧爬满墨绿色爬墙虎,风一吹就是一股城市里闻不到的清新味道。
院子里常年摆着藤椅和麻将桌,下雨天堂屋里挤满了闲得无聊来打扑克的客人。每个周末太阳好的时候还会有一群年龄不是很大的人来靠着窗摆出棋盘对杀几局。
一般他们下棋的时候我都躲得远远的。一来看到围棋就想到师傅,睹物思人,二来当时陈耀然已经很出名了,下棋的人常常说几句陈七段又赢棋啦,张隐九段唯一的嫡传弟子啊,听得我难受。所以一旦他们来下棋我就把添茶送水的活一律推给一同打工的大胖,自己躲得远远的偷懒去。大胖年方十五,早早就从乡下来城里打工,心宽体胖,乐于助人。虽然心理上我大他2岁,生理上我还是要叫他声胖哥。
52书库推荐浏览: 空灯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