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国维到养心殿外书房一看,嗬,原来三阿哥一状告到康熙面前,也不说佟国维不好,只道九阿哥胡搅蛮缠,以身份介入官司,给步军衙门施压,维护贱民,妨碍步军衙门结案。
佟国维转念一想,也对,咱只管跟着皇上走,看康熙脸色行事。
康熙办事公平,讲究三方对质,命人去传召九阿哥进宫。
这胤禟身上没差事,也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反正没在贝勒府呆着,传旨的太监和侍卫跑了大半个北京城,过了晌午,才从个茶楼里把人找到,胤禟一掸袖子,火速进宫。
按以前的惯例,这时辰康熙应该在午睡,今天一到养心殿,呵,没想到康熙好端端的正在与佟国维和三阿哥说话儿呢,见着胤禟跪在地上请安,眉尖儿一挑,问,“你架子到大,朕御旨宣你,在家用了午膳喝了茶才来的吧?”
康熙不叫起,胤禟只有跪答,“回皇阿玛,儿臣事先也不知道您要召见儿臣。儿臣出去了,没在府里,大概几位大人找儿臣花了些时间。儿臣一接到旨意,半刻儿不敢耽误,这会儿连午饭都没吃呢。”
“这么说还是朕的不是了,可惜朕这儿没备着你的饭食。”康熙稍觉解气,抬了抬手,“起吧。老三,你跟他说说是怎么一回事儿?”
胤祉自然不肯放过如此机会,摆出一副兄长的面孔,语重心长的摆事实讲道理,最后道,“九弟,不是哥哥说你,杀人偿命,你是能把大清律倒背如流的人,怎么现在为了个汉人倒把祖宗家法忘了?”
“这事儿,佟大人已经审过了一次了。”胤禟冷冷扫了胤祉一眼,“首先,李卫现在是旗下人,也是我的门人,他身上有功名。其次,当时的情况,并不是李卫先动的手,他是自卫伤人。上次佟大人审案,证人也都描述了当时场景,佟大人没忘记吧。”
佟国维点头称是。
胤禟笑望了康熙一眼,您不会忘了当初说的话吧,转身看向佟国维和三阿哥,“这就是了,按大清律,该怎么判怎么判,李卫虽是我的门人,我绝不偏私就是。三哥,这事儿是佟大人的差事,皇阿玛日理万机的,三哥惯是孝顺的,倒累得皇阿玛为这些小事操心。”
胤祉脸色十分难看,康熙冷声道,“案子且不说,有句话你说的对,你三哥最是孝顺的。你呢,什么叫兄友弟恭,什么叫长幼尊卑,朕看你这些年的书都念到狗肚子里去了吧!胤祉是你哥哥,你是怎么对哥哥说话的!老三,再有下次,你直接替朕抽他耳光,看他能不能长些记性!”
康熙骂起来人是毫不留情,就冲着把人骂死的劲头去的。
胤祉听康熙训斥胤禟十分得意,抬头去看时,胤禟脸色平静,殊无二色,让胤祉好生郁闷。
垂手听了一顿骂,胤禟不吭气。康熙看胤禟就觉得碍眼,一挑眉,“还等赏呢,滚出去!看到你就烦!”
“是。儿臣这就滚,皇阿玛,儿臣有些想念弘恪,能不能去看看弘恪?”胤禟问。
就记挂着你儿子呢,康熙怒拍桌案,“滚!”
胤禟就当康熙允了,跑出去看儿子,找半天没见影儿,抓个小太监一问,两个小家伙去毓庆宫了,胤禟又往毓庆宫走了一趟。
毓庆宫大太监何柱出来迎胤禟,笑着请了安,道,“回九爷,今儿不巧了,太子妃带着两位小阿哥去慈宁宫请安去了。”
“哦,那算了。改天吧。”胤禟说着就要回走,何柱儿跟在胤禟身边赔笑,“九爷,我们主子听说您来了,正高兴呢。吩咐奴才请您去花厅赏花呢。”
胤禟很奇怪,这个时间太子不是应该在文华殿跟手下人处理政务吗?
太子在暖房喝茶,这房间采光极好,又摆满花草,味道也好。再者,养花的地方,自然不能冷了。太子觉得在这儿舒适,便常来,一来二去的,人们都说太子喜欢花草。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因着太子殿下的身份,这暖房里说句花团锦簇也不为过,远看过,姹紫嫣红,十分养眼。
“给太子哥哥请安。”胤禟依规矩行礼。
太子摆摆手,“起来吧,坐。好长时间没见你,若不是弘恪养在宫里,看你以后就不跟我来往了呢。”
坐在太子对面的藤椅中,胤禟笑,“哪儿能呢,我日夜都牵挂着太子哥哥呢。您也知道,现在我碍皇阿玛的眼,冒冒然进来,这不是找骂呢。”
太子呷了口茶,心道,光人家胤禟这份宠辱不惊就值得一赞,把一碟子玫瑰杏仁儿酥推到胤禟跟前,“别说这些没用的,尝尝这点心。你这时候入宫,可用膳了?”
“没,回去再吃呗。”胤禟不客气的往嘴里塞填,别说,味儿还真不赖。
52书库推荐浏览: 石头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