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说,此为王者风范。孟清漓却为此感到悲哀,终是不忍心看下去,便早早回帐歇下。
待他半夜醒来时,却发现炕边有道人影。
那人在昏黄的烛光中,看着什么东西,衬着烛光的背影看来是那般寂寥无措。
他轻叹口气,披衣坐起,将一旁的灯芯拨亮,而后走到呼尔赤身边,取下他手中握着的东西,那是他父亲一直使用的佩刀。
朴素、坚韧、锐不可当。
可惜佩刀依在,故人已逝。
替他解下披风,孟清漓轻轻说了句,「晚了,该睡了。」
声音安定而亲和,就像春风抚过伤痕,却引起堆积心中的剧痛。
呼尔赤便就着姿势,将头枕在他的腿上,把脸埋进他小腹处。
孟清漓从没看过这般示弱的呼尔赤,手不自觉地想抚摸这个男人的头发,手却犹豫着停在半空。
他心里一直不愿与呼尔赤过于接近,虽然身为苏烟萝时,彼此肌肤相触的感觉他还记得,那时某些事情做起来理所当然,但现在彼此都是男人,这些情感、这些事情,便显得有些突兀。
而他也不知道,呼尔赤是否真能接受这样的自己……
这时,躺在怀里的男人身子微微抽搐起来,孟清漓感到下腹一阵湿意。
忽然意识到,这是呼尔赤的泪水。
心莫名的揪了起来,疼得让人无法喘息。
最终,他迟疑的手还是放在呼尔赤头顶,一下一下地抚摸着那头乌发。
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个动作的关系,男人身体的抖动大了起来,隐约间竟可听到哽咽的声音。
终究还是放不下啊!放不下那渐渐在心里滋生的感情、放不下依偎在怀里,无助抽泣着的男人。
看到此刻的呼尔赤而在心中引发的悸动,孟清漓知道,就算他再怎么逃、再怎么否定、犹疑,都已经来不及了。
将缓缓睡去的呼尔赤的头轻移到枕上,替他盖好被子。
看着男人眼下因多日操劳而留下的阴影,这晚,他一夜无眠。
◇
世事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孟清漓仍为心中这份不知能否得到平等回应的感情苦恼时,阴谋的荆棘已经渐渐缠绕上他。
和水玉有过纠葛的梁汉庭,正如当初孟清漓所想的,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那日御花园受辱,他一直放在心上,无时无刻不想着报复水玉。
但碍于匈奴强大,要报仇谈何容易,苦思之下,想出一计。
天朝由于隆成帝软弱,世家大族势力发展迅速,争权夺利之事层出不穷,其中,又以丞相王伯宜一派与灏王一派的斗争最为激烈。
梁汉庭本就是平庸之人,虽然靠着裙带关系,攀上王伯宜这根高枝,但一直被压得有点抬不起头,便也想立一大功,让眼高于顶的老丈人对他改观,正好也借此机会向当日折辱于他的水玉报仇。
这日,梁汉庭便来到相府寻王伯宜,将他计谋和盘托出。
朝中两强对立的局势已经形成,无法打破僵局,必须借助第三方的力量,才能将灏王扳倒。而这第三方力量,自然就是是军方势力——骠骑将军宋越。
「小婿听见传言,灏王与宋越之间关系复杂,虽然在朝堂之上彼此意见相左、争执不休,但灏王私下里却是看重宋越的。」梁汉庭说到此,顿了顿,瞄了眼岳丈的脸色,才继续说下去。 ☆ 書 ☆ 香 ☆ 門 ☆ 第 ☆
「皇上因为上次匈奴王索要水玉一事,已对宋越有了芥蒂。朝中大臣也对宋越颇多微词。岳父大人何不趁此良机,向皇上进言,削去宋越的兵权?灏王如果力保宋越,难免受到牵连。岂不是一石二鸟之良计?」
虽觉此计有理,王伯宜仍有些犹豫,「要说服皇上削了宋越的兵权并非难事,只是怕狗急跳墙。若宋越不愿将兵权交出,岂不是逼其造反?」
梁汉庭马上进言,「宋越为人虽精明,却太重感情。我们可以以宋越有难为由,引水玉回到天朝。只要控制了水玉,再以此威胁,不怕宋越不就范!」
「但匈奴那边若是知道此事……」
「只要处理得当,自然可以瞒天过海。」
两人计议妥当,阴谋便开始悄悄转动……
◇
天朝和匈奴之间战争多年,直到呼尔赤提出和议、增开互市之后,战火才终于停息。但既然曾有用兵之事,两国之间自然彼此都安插不少眼线,就算如今战端已平,已安插入局的棋子也不是能马上收回的。
梁汉庭便是利用此情势,暗中给孟清漓传去消息。
52书库推荐浏览: 青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