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些老黄瓜,还是现在秧子上挂着吧,再过一段日子再收。不过,据说老黄瓜熬汤喝味道极鲜,有空的时候去试试吧。留种的两三个就够了。
嫩黄瓜虽然不多,但是尚希也拿不了全部,在地上还留了两根。原本打算再回来那一趟的,但没想到尚瑾学着他的样子一手一根黄瓜,迈着小步子跟在尚希的身后。
把黄瓜都洗干净之后,尚希去了趟厨房,那里面已经传出米香味了。
掀开瓦罐的盖子,里面的米汤已经变成奶白色,正在里面翻滚着冒着泡。
把切好的猪心肉末放进瓦罐里,然后又放了一点点盐来提味。想了想,又回院里拿了根黄瓜,切了片放进了粥里。最后,在临盛碗之前,把葱花放了进去。
尚瑾目前对自己吃饭这件事情很感兴趣,此时正老老实实的坐着,拿着一个小勺小心地舀了一勺,然后听着尚希的话在嘴边吹了又吹。
尚希嘛,一边有趣的看着尚瑾喝粥,一边想着一会儿要把黄瓜在院里晒蔫点,然后腌成小黄瓜咸菜。等到冬天的时候就饭吃。
总之,尚希现在觉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趁着还没入冬准备好足够的菜,以避免一冬天萝卜白菜的命运。
尚希一仰脖喝光了碗里的粥,他容易吗?
“尚希啊,在家吗?”院门被敲响,把尚希越飘越远的思绪拉了回来。是陈大娘的声音。
“来了,”尚希放下碗,快步走到门口,“陈大娘来了啊。这是——”视线落到陈大娘手中的筐上。
“呵呵,你忘了,你来我们家那天带的兔子?”陈大娘把筐递给了尚希,“我琢磨着你们这儿也该收拾得差不多了,就把兔子给你们送过来了。”
“啊,大娘,这,这……我还想着您和陈伯帮了我们这么多,还想着把这兔子给您家呢,这,这怎么又送回来了?”尚希有些无措。他以为直接把兔子放在陈柏家已经做的够明显的了,没想到,才一天,这兔子又被送了回来。
“行了,我们知道你的心意就好。你刚立户,家里还缺社么东西不,告诉大娘,大娘帮你置办置办。”陈大娘进了院子,看到了尚瑾正一脸认真的吃着粥,“唉,真难为你了,带着个孩子还得自己下厨。”陈大娘摇了摇头,她不懂大道理,却还知道没有让男人下厨的道理。只可惜,这一家,只有个男人带着小孩。
尚希干笑。他该告诉陈大娘他生活的时代女人能顶半边天,厨房即将被男人占领吗?
作者有话要说:呃,某萧是十一点半断电,所以来不及回留言了,等明天空了的时候一定会回
就这样,大家晚安~~
一段落
尚希觉得自己真相了。为什么古人讲究安土重迁,不宜背井离乡,最好守在一个地方?尚希认为,这绝不是本身的乡土意识,而是,离开一个熟悉的地方来到另一个陌生的地方在扎下根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只是带着家当的短距离搬家还好,但如果像自己这样从远方来身上除了钱什么都没有想要重新开始的,却是麻烦到了极点。
尚希不是个很矫情的人,他知道自己没必要在这个时候客气。
“实不相瞒,”尚希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本来以为自己置办的东西挺全的了,没想到临到事却觉得缺的东西多了。”于是一一说出自己家里缺的东西,比如水壶,比如油灯,比如衣物,比如一些调味品。“还有一些,我现在也想不起来,大约只能临到用的时候才会发现吧。”尚希说的有些无奈。
“想不到你过日子还算仔细,”陈大娘点了点头,“咱们这村子不像县城有那些专门卖东西的店铺,这小地儿都是自己家里做的没有招牌的。一会儿我带你去走几家,让你认认路。”
“啊,那就麻烦您了。”尚希心里一喜,这样的话,自己总算不是睁眼瞎了。
陈大娘是个急性子,尚希又想尽快的把事情办好。把兔子搁在以前院子里养鸡的篱笆里,又往里面放了一些草之后,陈大娘带着抱着尚瑾的尚希出了门。
“咱们先去阿春嫂家,喏,就是那家土房,阿春嫂早年死了男人,家里就剩她和两个姑娘一个小子,为了度日,平日里不光下地,还会接一些县城里的绣活。她家大丫的手艺好着呢,做出的衣裙就是县里的太太小姐们都喜欢呢。一会儿在她家那量量尺寸,好好做几身衣服。唉,这小瑾儿现在还穿着麻衣呢。”
尚希点头应是,“是啊,逃荒的时候哪里顾得上那么多,现在好不容易安定了下来,还是多定几套衣服。这天儿也开始转凉了,入了秋,这冬天也就不远了啊。”
52书库推荐浏览: 萧萧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