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 作者:回眸已半夏【完结】(159)

阅读记录

  “属下遵命。”
  少尹拆完这十二份答卷,双手呈给知府。
  同时,他自己先留意了刚刚被知府夸赞过的那份答卷考生的姓名和籍贯,把这人此前县试的成绩、在本县的声望,还有家里亲属的名单都呈上来。
  知府笑道:“黎锦之前也是案首。”
  他用了一个‘也’字,其中意义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了。
  在看到黎锦尚且健在的亲属名单,知府大人罕见的皱了皱眉,总觉得‘秦慕文’这个名字好像在哪儿听过。
  但好像时日久远,他有些记不清了。
  等到知府回后院用过晚膳,再去府衙看到这份名单,他才拍拍脑袋,想起秦慕文就是此前京城抄家那位尚书大人的孩子。
  他甚至还跟这孩子有过一面之缘。
  之前有刑部的挚友带着他来,说要卖的远一点,最好一辈子都别回京城。
  “尚书大人到底对我有恩,如今他家男丁都发配边疆,女孩都成了妓,就剩下这一个独苗苗……我得给他找个好人家。”
  当官的人心眼儿弯弯绕绕,自然都明白上面肯定有人不想让尚书一家子好过,所以也不能在府衙乃至县城找个家底清白、品貌端正的书生直接娶了秦慕文。
  首先,得让那人名声坏一点,家里穷一点,但最好不要有太多亲属,秦慕文性子软,很容易被人欺负了去。
  最后选来选去,还是选了家里人口最少的黎锦。
  少尹见知府大人对着一张聊聊几行字的亲属名单出神,疑惑地问:“大人,可有差错?”
  知府把这名单收起来,说:“并无。”
  总归那件事已经过去三年,上面的人估计早就忘记了这个苦命的哥儿。
  再者,从黎锦的笔锋和文章中都能看出这是个务实又聪慧的考生,知府实在不愿意埋没这样的学生。
  这个案首,他点定了!
  =
  再说黎锦这边,回村后当晚就抱着自家小夫郎睡觉(动词),温存后给他讲自己在府城的见闻。
  黎锦说:“府试出成绩后,我们去府城定居。”
  秦慕文趴在他身上,乖巧的应声。
  黎锦见他对自己如此信赖,笑着吻他的手,说:“你就不怕去了府城,我养不起你和包子?”
  秦慕文说:“夫君既然已做了决定,我当然会带着孩子一直跟你。若是没钱,我、我吃的比较少……”
  黎锦一个没忍住又把人按倒,他家小夫郎怎如此乖巧。
  最后居然可怜巴巴的说他吃的比较少,很好养活的。
  “我当然知道你好养活。”他的吻落在秦慕文唇上,没有红烛锦被,也温情无限。
  略微有些纤瘦的少年肢体被迫舒展,承受着一寸寸的攻城略地,他能做的,只有紧紧抱着自己身上的人。
  这样的后果就是秦慕文第二天早上没能起得来。
  小包子如今会扭头、翻身,他起来后若是没有尿也不饿的话,就不哭不闹。但偏偏转头看自家阿爹,嘴里甜甜的叫:“啊嗲!”
  前面的‘啊’字拉的好长,好像在感叹什么,其实只是为了在后面补一个短促又甜的‘嗲’。
  黎锦给他留了字条,自己则又打算买山楂了。此前只做了两百斤山楂,不足六百枚,他就专心备考县试去了。
  跟杏林堂签订的合约可是每日至少三十枚,一年至少也得一千多枚消食丸。
  家里有果园的人一般都会在房子底下挖了地窖,把卖不出去的水果储存起来,这样来年还能接着卖。
  黎锦倒是不担心缺货的问题。
  此外,杏林堂掌柜偶尔也会把消食丸带到县城或其他镇子去,卖给那边的医馆。
  所以,也不担心滞销。反而黎锦能提供的消食丸越多越好。
  那山楂园的园主还记得黎锦,他一听黎锦的来意,直接就拍着胸脯保证,自己这里的存货管够。
  但因为山楂有些沉了,一两银子两百斤后,又多送了七十斤。但药效不会有多大差异。
  园主说:“少年郎,你在鸿雁村啊,我记得上个月,你们村出了个第一名。”
  黎锦微微颔首,“是有这个消息。”
  “那可真是文曲星老爷下凡,我这回去你们村送货,也沾沾喜气。”
  黎锦沉默了一下,说:“那个第一名,是我。”
  园主愣住,所以这就是说,喜气已经沾到了?
  之后黎锦忙了一个月,把两百七十斤的山楂全部做成大山楂丸。这样一来一回,七两银子入账。
  这还是因为他白日不需要去宋先生那里听课,才能做完这么多山楂丸。

52书库推荐浏览: 回眸已半夏 种田 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