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眼间京城里便下了入冬之后的第一场大雪,整个紫禁城银装素裹分外娇媚。康熙身体康健,去年又在边境打了打胜仗,心腹大患已除,今年又解决了京城水患的心头大石,心境自然也是分外轻松。
许是由于这个缘故,康熙腊月之时大赏了一拨,提拔了一批新进,再从宽处理了一些积压的折子,一时间宫里宫外都感受到了帝王天子的愉悦情绪,早早的便喜气洋洋着,人人脸上都挂着笑容。
到了腊月祭灶的时候,内务府便传知各宫总管封印准备过年事宜,因为太后年事已高的缘故,由内务府奏明康熙,康熙着德妃领着惠妃等资格老道的妃子办理,一切按宫中旧例即可。德妃领了旨,便传告各府第福晋、命妇、格格,及一二品大员的女儿于腊月进宫过年。
胤禩心疼毓秀一人孤身在外,大概从小便没这样吃过苦,便趁着老爷子心情好,提出想接毓秀入宫给皇阿玛和额娘请安,康熙居然一挥手便答应了。虽然老爷子没开口让毓秀回府,但至少松了口,也算是好消息。
良嫔得知此事之后,也十分高兴,再三叮嘱胤禩对自己媳妇要上心。胤禩自然感动,但也装着不满的样子道:“知道的自然晓得我才是额娘的儿子,不知道的还当毓秀才是额娘的女儿呢,额娘真是偏心。”于是母子两又笑做一堆,将那些不快的过往都放下一些。
……
腊月二十六的时候,康熙封了笔,也停了玺,每年这个时候他才有难得的五日休朝的日子,不用挂心政务,于是他舒舒服服的在养心殿里喝着茶,看这屋外素裹的雪景,心中自是闲适而畅快。
德妃惠妃等人倒是忙得脚不沾地,宫中事物繁琐,幸而这几个妃子都恪守本分,因此几人协同处理起来也算得心应手。
德妃忙的没时间留意胤祯,便在胤禛入宫请安时,暗示胤禛多多照顾自己的弟弟,胤禛自然不会在这件事情上面拂逆德妃,于是入宫也更勤了些。
胤祯对这个亲生的哥哥虽然仍不算亲近,但也不似以往那边排斥不喜。
小阿哥们都停了学堂,除了完成预留的功课之外,都敞开了玩,反正老爷子也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这日胤禛又进宫,还没来得及将狐裘披风摘下,便看见十四一脸向往的看着御花园的方向,但只倔强得不肯开口。想起往年佟皇后还在时,年节之时也是由她操持宫务,忙得没有时间照顾自己,那个时候,自己也是连个玩伴也没有,心头不由一软,道:“我来的时候,看见院子里的梅花开了。”
十四回过头来,按捺住激动,拼命装的老成:“额娘最爱的就是腊梅了,前些日子还说等园子里的花开了,一定要供几支在室内。”
胤禛点点头,转头对十四身边的小太监道:“还不快给你家主子穿缓和些。”又回过头来对十四微微露出一个笑容道:“你若是亲手给额娘摘来梅花,想必额娘自然更喜欢些。”
胤祯一怔,眼中亮亮的,嘴角也有些压抑不住的弧度,拼命往上翘着。
……
两人来到御花园,其中梅树果然尽开,红云缭绕香气扑鼻,趁着新雪的味道,更是清冽。两人虽不怎么说话,但心里都渐渐愉悦起来。胤祯也不急着摘花,而是领着小太监在雪地里疯来疯去,而胤禛则跟着后面缓缓地走着。
不多时,两人没入梅林深处人迹稀少的地方,此处梅树未经打扰,开得更艳些,两人刚停下来准备选枝,便听见深处传来‘嘎吱嘎吱’踩雪的声音。举目望去,正好见到胤禩一手搀扶着良嫔朝这边迎面走来。
“八哥!”十四先叫道。
胤禩抬头也看见了他们,一愣之后,笑着见了礼,嘴角扬起温暖的笑意,道:“我陪额娘来走走,这么巧四哥十四弟也在?”
胤祯与自己这个八哥虽然接触不多,但他似乎本能得很想与胤禩亲近,因此见胤禩说话,便高高兴兴得回答道:“恩,我与四哥来给额娘寻些上好的梅枝回去供着。”
胤禩一听似乎也来了兴致,道:“德妃娘娘真是好福气,四哥十四弟都这样孝顺。”又回头对良嫔道:“不如我们也寻一支回去供着好不好?”
良嫔闻言笑道:“你天天陪额娘来园子里看梅,还用得着采了回去供着?我倒是听说你惠额娘也喜梅,若是我们给她带几支回去,想必她更喜欢。”
胤禩听罢连连点头,笑着吩咐良嫔身边的宫女在石凳之上铺上软垫,再小心搀扶良嫔坐下。他本就心细如发,自然体贴周全,在良嫔身边侍奉的时候,比许多宫女更细心,平素里良嫔倒也受着,只是此时有别的阿哥在场,本以为他会忌讳些,不想胤禩在其他阿哥面前胤禩仍如往常一般行事,倒让良嫔自己有些坐立不安起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焦糖布丁
清穿
前世今生
宫廷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