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道:“他呀,不正经,总是喜欢和别人说我是他妹妹,说了几次不许这么说了,他总说这是什么夫妻趣味。哎呀,不说了,好羞。”
然而围坐在一起的绣娘们却笑了起来,他们都年轻过,也是从刚成亲那会过来的,都懂小两口间的浓情蜜意。
蒋伟的心却忽地热络起来,翻来覆去被蒋氏的话弄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直到煮饺子的时候才找到机会问蒋氏什么意思。
蒋氏破天荒对着蒋伟红了脸,“没什么意思,就是想给你做婆娘,怎么,不愿意?”
“愿意,愿意,当然愿意。”愿意的简直要不知道姓什么好了,蒋伟乐的恨不得爬到房顶上大喊,蒋氏终于愿意给他当婆娘了。同时心里也更加坚定,一定要好好给周家做工,只有被赏识,他才能越来越配得上小梅。
周家吃过绣娘们包的饺子,三个人都坐在厅堂里。沈墨拿着荷包坐在油灯下缝制,周景则指点周誉看账本。
要是被古老先生知道他最得意的门生,回家竟没有看他的之乎者也八股文,而是跟着一个满身铜臭味的商贾看更是满是铜臭的账本,估计能气得跳起来,把周誉接回自己家养,再不许周景靠近。
周景现在只让周誉看王仁送过来的香肠铺子的账本,至于布庄的并没有给他看,毕竟那个利润巨大,并不合适这么早就让一个八岁孩子知道。
不过就是王仁送来的账本,银子对于一般人而言也十分巨大了,每月毛利润一千多两不成问题。王仁的确很能干,香肠铺子被他在镇上另开了家不说,香肠鸭货临近几个镇都有不少订货量。
周誉头脑很好用,那么碎的账他算盘打的叮当响,竟几乎不出错。周景感叹真是个商业奇才,这跟着古老先生科举什么的当真可惜了,就应该跟着他学赚钱。可惜啊可惜,皇朝科举比商人身份贵重,而这小誉本身对科举也比赚钱感兴趣,要是后世,定又是一个商业大亨。
周景在心里摇头晃脑还没感叹完,蒋伟就慌慌张张跑进来,差点跑丢一只鞋子。
“慌什么,天塌了?”
蒋伟慌里慌张地道:“老爷,不说天塌了,却是天到门口了。”
“怎么回事,你好好说。”
“是县太爷,他派人来咱们府上请你去衙门里一趟。”
“去衙门?”周景这下也同样吃惊了,他可不记得自己犯了什么事,而且最近铺子上也不见什么人来闹过,这县太爷怎么好端端要请他过府一叙,明明之前并没有交集。
“老爷,我给了那衙役几百个铜板,只打听到这次事情对老爷并不是什么坏事但恐怕也不是好事,这可怎么办?”
“景哥,这个县太爷忽然要见你,会不会想要找你麻烦?”沈墨停了手里的针线,从油灯后担忧地望着周景。周誉同样停了算盘,小大人似得略有所思。
“想来应该没事。”周景安抚道:“如果是找我麻烦或者我犯了事,那衙役应该早就闯进来将我带走了。如今那衙役既然敢收钱,还说对我既不算坏事也不算好事,想来应该真不是什么大事,有银子就能摆平。”
周景给了蒋伟塞给衙役的大钱,这才让他下去不必担心,然后也不背着周誉,对沈墨道:“小墨,给我带一张一千两的银票,再给我几张二百两的。我带在身上,肯定能用上。”
“好,我这就去拿。”
周家的银子都是沈墨在保管,沈墨的知识虽然都来源于周景,但沈墨做账却很明白,每笔银子的花销,家里的费用都被他清清楚楚的记在账本上。账本和钱匣子装在一起,在衣柜里有个暗隔,平时都藏在那里,外面的钱匣子只有少量银子。
“放心,准没事。”周景又安慰了沈墨和周誉几句,就起身赶去县衙。
第69章 沈墨有法子
“老爷, 我送您去。”蒋伟牵着牛车早早等在门口, 看见周景忙迎了上去。
从后门出来, 秋风已经吹落一地枫叶,火红的枫叶将长街铺满,徒增一抹艳丽。然而转过长街没走几步,就只剩下满目疮痍, 坑坑洼洼的土路仿佛赫然来到乡间。
再穿过几条长街, 巍峨的县衙矗立其上,明明只是座建筑, 却有种莫名的威严。
牛车并不停在县衙正门,而是绕过衙门停在后院。
“老爷,县太爷后门前停了许多车, 看样子似乎都是同咱们一样的商贾。”
周景撩开轿帘一看, 果然县太爷后院的长街上一辆挨着一辆密密麻麻的已经停了十几辆车了。这些车的车厢都装扮的富贵奢靡, 一看就能看出是商贾中流行的装扮。
而这些车中马车就能有五六辆。
因为早年的战乱, 大量马匹被拉上战场, 死伤不计其数,一时供不应求。朝廷为了保证战场有马可用, 将士有马可骑, 一度征收民间没经过训练的马匹送上战场,那段时间里民间很少能看到马匹,更不用说马车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後来者
布衣生活
种田
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