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初搞慈善 作者:蜀七【完结】(402)

阅读记录

  并且他们也知道,这一次的科考,状元一定不会从世家子里出来。
  甚至不太可能是寒门。
  极大的可能是普通百姓或耕读之家出身。
  只有这样,普通百姓才会觉得功名离自己很近。
  才会激励更多非世家出身的人去念书。
  百姓们大多如此,他们能看见利益,只要有利益,他们就愿意去做。
  林渊觉得这样的百姓很可爱。
  要是百姓真的安于现状,无欲无求,那他才真是要头疼了。
  只是不知道,这个成为探花的世家子,是会觉得荣耀,还是会觉得屈辱?
  大约是有苦说不出吧?
  第二轮考的是“户籍”。
  考生们的文章都聚焦在女户上。
  有的认为不该立女户,因为这样会滋生女人的野心,她们就无法好好扮演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会想方设法夺取更大的权力和更多的财富,这样男人们会更加辛苦,因为以前他们只需要和男人竞争,现在还要跟女人争。
  并且最后他们很多人都认为,女户会让社会动荡,会让百姓的日子变苦。
  说直白点,就是恐惧。
  他们恐惧这种制度,恐惧这种变化。
  而他们又要维护自己的权力。
  林渊又抽调了试卷。
  这次让他耳目一新的试卷很有意思。
  这个考生认为,女户只是户籍的一小部分。
  户籍不应该以一家为单位,而是以人为单位,每个人都应该有户籍,这样国家才能更清楚一国有多少人,多少男女,各城大户也无法存有隐户,隐户只给大户奉银,不给国家纳税。
  同时也提出人应该有身份证明,只有拥有证明才能迁移买房买地,才能婚嫁工作。
  这也是对税收有利的,更能杜绝隐户的存在。
  他的条理不太清晰,但林渊还是看明白了。
  三天考完之后,宋石昭他们挑选过后呈到林渊面前的试卷里就有这一份。
  每一个命题都有不少试卷,林渊要从中挑选百名进殿殿试。
  糊名已经被切开了,林渊能看到考生的名字。
  因为很多考生同名同姓,所以在名字前还会加上所在地,除了城名以外还有街道名。
  还有人害怕街道也撞了,写了自己的在家的排名。
  等林渊选出来,已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
  因为每一个都要他自己看,宋石昭他们选出来的都是有真才实学的。
  人数跟林渊想象的差不多。
  韩凌住在客栈里,这客栈里全都是考生,天南地北聚在此处,自从考完之后,客栈就异常热闹,他们每天都在谈论陛下的考题,说自己的心得,还有人为此争论不休大打出手。
  也有喝醉了就唱的,客栈老板也不生气,每天都笑眯眯地看着他们。
  钱虽然不多,但在京城做生意,缺钱的没几个,挣这个快钱有什么意思?
  现在老板只想要名,只要这些考生中间能有一个得中进士,他这客栈以后生意绝不会差。
  谁都想沾沾喜气嘛。
  如果中得人多,那就更好了!
  当侍人来宣人时,所有考生都面带期待地看着侍人,好像侍人不是人,而是一个金馍馍。
  侍人唱到:“辽阳大宁路义州学子韩凌,行二,可在?”
  韩凌瞪大眼睛。
  他身边的同乡都看着他。
  韩凌手脚都软了,脸色潮红,他大喊道:“在!学生在!”
  然后他跌跌撞撞地走到内侍面前作揖。
  内侍笑道:“陛下宣召,三日后进宫,你可在宫门口等待,自有人领你进去。”
  韩凌双腿一软,跪在地上,口中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内侍也不看他,正要带人走,后面就有学子喊道:“大人!是否漏了人?”
  内侍含笑摇头:“不曾,这客栈只有韩公子入选,诸位可等放榜。”
  只要进了殿试,出来必定是一甲出身。
  虽说一甲二甲三甲都是进士,但进士和进士之间的差距可就大了。
  尤其是三甲,同进士,那地位就是最低的。
  很多人甚至宁愿不中,三年后再战,也不愿意当同进士。
  同进士里能位极人臣的实在是少数。
  出一个就是运气极好,祖宗保佑了。
  韩凌还趴在地上,他的同乡把他扶起来,韩凌双颊绯红,双眼却精光乍现。
  同乡们叹道:“日后再见,就要称你为大人了。”
  韩凌这才发现自己有些忘形,连忙道:“无论日后如何,我们都是兄弟。”

52书库推荐浏览: 蜀七 励志人生 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