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府中并不缺这徽州官员的资料,比起南方富庶之地的花花肠子,这北边向来清净的多,想将他糊弄过去也不是易事。
徽州知府是德昌五年的状元郎,滕誉记得当时自己虽小,却经常跟在皇帝身边,因此是见过这个人的,之所以记得,还是因为这状元郎有一张惊人的面貌。
据说此人的母亲曾经是江南一带最负盛名的花魁,父亲乃是江南一带有名的先生,那花魁对那书生一见倾心,用自己多年来积累的财富为自己赎身,依然跟了那书生做妾。
而这状元郎面相肖母,自幼聪颖,刚及弱冠就状元及第,在当时可轰动了好一阵子。
滕誉坐在马背上打量着那个站在府门外的男子,灯笼微弱的光亮照在他脸上,虽然已年过而立,却依然丰神俊朗,玉面如冠,要不是下巴的胡渣来不及收拾,神色有些疲惫,怕是更加引人注目。
这容貌一绝的知府大人姓于名学中,在呈给滕誉的资料中,此人的政绩并不如何出彩,但也没有太大的过处。
上回他们经过徽州,这于学中,接待他时就表现的不太甘愿,礼送的也薄,不过事后到没有告他一状。
“微臣于学中叩见三殿下。”
“平身吧,时候不早了,先休息,有事明日再谈。”
“应该的。”于学中望着风尘仆仆赶来的一行人,说不诧异是假的,他傍晚才接到朝廷的旨意,说是派了三皇子来赈灾。
当时他心都凉了,想到上回这三皇子的做派,哪能指望他真的做事情,为百姓请命?
而且等他来了,黄花菜都凉了,于学中当时的心情当真是不妙的很。
所以今天夜里他一直没合眼,满脑子都在思考如何从三皇子手中把粮食和银两抠出来。
哪知道他还没想出个对策,就有人来通报说朝廷的钦差大人到了。
这怎么可能,从他出发到现在满打满算才三天,就算骑快马也未必能到,他压根不信,但也穿戴好出门候着,想着如果是有人假冒三皇子,定要当场拿下治罪。
于学中起身时依然满脸震惊,忍不住多看了三皇子一眼,虽然脸还是那张脸,但总觉得三皇子身上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了。
“殿下一路赶来确实该好好休息,请随下官来。”将人安排在上次住的地方,于学中带着满心疑惑回到自己的房里。
他的夫人走进来,替他解了身上的披风,忧愁地问:“夫君,朝廷怎么会派三皇子来?他能帮什么忙?”
于学中握住夫人的手,叹了口气,“我也不知,等明日看看再说,实在不行只能继续上奏了。”
以三皇子的名声,他当真是不怎么指望的。
“你这些日子也忙坏了,赶紧去休息吧。”于学中拍了拍夫人的手,眼里对她充满敬意。
大概是受母亲的影响,于学中向往的是简简单单的感情,成亲后一直没有纳妾,对妻子也很敬重。
而他的妻子也只是一般读书人家的女儿,胜在知书达理,为人和善,这些日子更是组织了徽州的夫人们在城内施粥,不仅给他赚了名声,也帮了他不少忙。
囫囵的睡了一觉,天还没亮于学中夫妇就起了,一个要起床先和幕僚商议一下怎么招待三皇子,一个要起来去准备三皇子的早膳。
还有一个州府的百姓等着他们去安置呢,这定然又是繁忙的一天。
滕誉和殷旭也在一大早醒来了,院子里有人走动的声音,不过都特意放轻了脚步,显然是被特别吩咐过的。
滕誉抽出被殷旭枕了半夜的胳膊,替他拉好被子,“你今天不用陪我出去了,再睡一觉。”
殷旭翻了个身,“随你,反正我有自己的事情,没工夫跟着你。”
滕誉这才想起来殷旭不是专门陪自己来的,顿时心里一股说不出的滋味涌上来,他拍着殷旭的后背说:“那把多留几个人给你,记得出门的时候小心些,这个时候徽州肯定乱的很。”
滕誉起床梳洗了过后就让人带自己去于学中的书房,他们一路走来,沿途发现了不少零零碎碎的安置点,可惜要么是破破烂烂的庙宇,要么是残缺不全的破房屋,根本防不了寒冷。
而进城后,他们也看到了不少难民的聚集地,夜里冻得只能相互挤作一团,时不时有呻吟声传出来。
这样的情况,多过一天便不知道要多死多少人,饶是滕誉没什么同情心,也知道事态紧急。
于学中急忙将人迎过来,大概是滕誉来得早,所以他的表情有些激动,甚至不避讳幕僚在场就拉着他说起了这徽州的情况。
52书库推荐浏览: 凔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