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注定是不眠之夜。
皇太子回桌时,发现朱睿卿与卫戍“相谈甚欢”,他拧了拧眉头,走近之际,有官员有眼色的离席,给皇太子留出一位置。他满意的颔首,坐在空出来的位置上,有小太监帮其斟茶倒水。
他低声咳了咳,朱睿卿没有注意到他,还在与卫戍说话,倒是卫戍注意到了皇太子,醉眼迷蒙,拱了拱手,说道:“臣给殿下请安了。”语气随意。
朱睿卿宠溺的笑了笑,伸手揉了揉他的墨发,扯了扯他,对皇太子道:“安宁喝醉了,殿下莫怪。”一股子维护内人的口吻,让皇太子眉头皱着。
“清衍与安宁真是熟稔。”皇太子口吻酸酸的说道。
卫戍嚷道:“那不是……我们……”睡过的关系,能不熟吗!
朱睿卿伸手捂住卫戍的嘴,失笑道:“醉得不清。”
皇太子的目光全在他的身上,没分神给其余人。
“待会儿清衍不陪殿下回东宫了,”朱睿卿道:“今夜乃卫将军大喜之日,不醉不归,清衍待会儿还要闹婚房。”
皇太子面色凝住了,他敛了所有神色,点了点头,郑重道:“孤知了。”
“臣恭送皇太子殿下——”一时不留神,被卫戍给挣扎出,他大声嚷道,一时间,不知情况的其余文武百官齐声道:“臣等恭送皇太子殿下。”
“臣等恭送皇太子殿下。”
“臣等恭送皇太子殿下。”
……
皇太子面色难看,起了身,对朱睿卿点了点头,没理会其余人,在太监的伺候下,再一次浩浩荡荡的回了东宫,等大人物一走,喜宴再一次彻底的热闹起来。
没了皇太子这碍眼之人,卫戍这醉酒之人被朱睿卿拉至偏隅之处。
“酒酒酒……还要喝……”卫戍一直重复这几句话。
朱睿卿半搂半拽他,道:“好了好了,都没人了,还装。”
此言一出,卫戍眉一拧,待在他的怀里没说话,过了好一会儿,宾客谈话隔着院墙传来,卫戍站直了身子,从他怀里起来,冲到假山旁的小水池里捧了一些清澈的水浇灌在面上。
浇灌完,身侧有一手递来帕子,卫戍没有接,直起身子回头,水珠顺着面庞滴落……闭着眼,他的睫毛颤了颤,一双大手拿着帕子轻轻的帮他擦拭,一边擦拭一边柔声责怪:“多大的人,成日吃味。高兴一点没?”
作者有话要说: 【禁卫军开道,簇拥侍卫十人,东宫随从大臣一人,乾清门侍卫四人,力士数人,浩浩荡荡,前有力士撑曲柄九龙伞、信幡等物,围之皇太子车架,以丹漆匡,冒以红绮,顶心绣云龙,馀绣五彩云文,上雕木贴金边耀叶板,内饰青地雕木贴金云龙文三层,间绘五彩云衬板七十二片,四周黄铜装钉……】参考自《明史》略有改动。
卫戍:成功除掉情敌x2(*^▽^*)
☆、第六十七回 点兵
秋末,北方战事起。
朝堂之上,文臣武将争执不休,对于如何用兵各执己见。
帝王高座龙椅,观着堂下文臣武将争执得面红耳赤的场面,不知争执何几,有臣子道,“何不听听圣上如何定夺?”
此言一出,众人目光凝聚高台龙椅上,位于帝王身侧的太监总管李公公手执浮尘,许是臣子们的目光太过炽热,李公公不得不扭头看上一眼帝王。
寂静的大殿,针落可闻,呼噜声传来,在安静之中异常放大。
李公公把求救的目光投向堂下的太子皇子等人,皇太子司马玄宏出列,被众人围在中间,他对众人朗声吩咐:“既然父皇累了,此事改日再议,退朝。”
臣子们拱手作揖,放轻步伐,蹑手蹑脚的离去。
皇太子待众人离去完,拾步而上,止步龙椅前,目露担忧神色,父皇近期嗜睡,时常与他说话都能打着哈欠,目露疲惫之色,在朝会上睡过去,已是常态。
细细一凝,已过不惑,临近知天命年龄的父皇两鬓斑白,呈现垂老姿态。
父皇终究是老了!
吩咐李公公待父皇醒后告之他朝堂事商议未得出结果一事儿,以及一些生活上的注意事项,便叹着气,负双手离去。
……
大街小巷,因北方战事起,有几分萧条,少了几分热闹。
不久之前尚伺候帝王的李公公身穿不起眼的灰色便装,携着心腹干儿子步履匆匆的往前赶,他们钻入了一家名曰“天香阁”的茶楼,不用小二引,熟门轻路的推开二楼天字一号包厢的房门。
52书库推荐浏览: 纪凌云
宫廷侯爵
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