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身 作者:三千世【完结】(15)

阅读记录

  戒远连忙拉着何泠风坐在角落里,低眉垂目,一言不发。
  何泠风小心翼翼的抬眼看四周,头上梁顶雕刻着精美的佛家寓言图,四处都垂着明黄色的布幡,上面用红色的朱砂写满了各种经文,最正中垂下的一卷布幡上写着一个大大的禅字,只看了一眼,何泠风就觉得丹田气海里的真气陡然间加速运转,仿佛有什么东西突然在脑海里炸开,竟生出一股茫然感,不知今昔何年。
  戒远低嗔,“静心凝神!”
  何泠风浑身一凛,背后出了一身冷汗,他惨白着脸,再也不敢抬头了。
  就在此时,一个温润的声音响起,“贫僧药王院菩云,近日来通读经义,心中略有所得,特开法会,请诸位师叔师弟们指教。”
  满堂僧人异口同声道,“阿弥陀佛!”
  另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响起,“达者为先,菩云师侄愿将自身感悟传送,已是大善之举,言不多说,开始吧。”
  “是,师叔。”
  何泠风因被那布幡上的字震慑,一时倒是没听清菩云讲的是什么,后来他渐渐回神,才听出菩云此次讲述的中心竟是妄念。
  妄念,何谓妄念,用修道人士的讲法就是心魔,每一个修行人士都会牵扯因果,心魔丛生,只有认清道路,斩断心魔,方能在大道上步步前行。
  一开始何泠风也是如此认为,后来遇到一位禅师,他却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没有妄念,何来无明,不以妄念为苦,不以妄念为烦恼,观照转化,自然清净。”
  言外之意,善恶美丑,皆在对比,没有妄念,又如何判断何谓无明?
  这是将老子中的朴素辩证思想渗入到佛法中,何泠风听后极为钦服,从那以后起,再读佛法,就不再以经典为经典,诵读时多用相反思维辩证一下,倒是让他明白了不少道理。
  而此刻台子上的菩云禅师就在讲述如何铲除妄念,消灭妄念,如何保持灵台清明。
  何泠风认真的听着,虽然他并不赞同这菩云禅师的观点,不过其中一些语句说的还是不错的。
  这菩云讲了很久,久到何泠风根本没注意什么时候结束的,等到他清醒过来时,竟发现偌大一个证道院,竟只剩下他一个人坐着了。
  戒远站在他身边,看着他的眼神挺复杂。
  “听闻一场禅辩而境界提升,看来戒末你与佛法有缘啊!”
  何泠风一呆,细细审视自身时才惊讶的发现,他竟然已是炼气二层了。
  “你名戒末?”菩云笑眯眯的站在何泠风面前,“末,真是个好名。”
  何泠风连忙站起来,双手合十行礼,“见过菩云师叔。”
  菩云看着眼前小童,堪堪四五岁模样,穿着灰扑扑的缁衣,头上并未去发,估摸是刚收进门的弟子,小脸白净,眼眸清澈,歪着脑袋的样子煞是呆憨可爱,这孩子竟在自己的禅辩法会上进阶,也许他和这孩子因果不浅。
  想到这里,菩云伸手摸了摸何泠风的脑袋,感受着温暖的触感,菩云温和的道,“无需多礼,你是最近新入门的弟子吧,我为药王院执事,平日里若有不懂之处,可来药王院找我。”
  “多谢师叔。”何泠风的声音脆生生的,脸上露出大大的笑容。
  回去的时候戒远基本上没说几句话,他将何泠风带到塔林附近,就匆匆离开了,何泠风看着戒远的背影,心下暗自摇头。
  这人功利心太重,修佛修的不是一颗佛心,而是想得到力量,虽说天下熙熙皆为成道修炼,可若是因此成为执念,妄念频动,倒反而会走入歧途。
  无论成道成佛,修的是一颗七窍玲珑剔透心,心不明,哪怕距离大道一步可期,却也如鸿沟,永不可及。
  这戒远虽然帮他融入无因寺,可他也将自己两月的灵石和聚气丹奉上,恩怨了解,今后再有何纠葛,也与他无关了。
  说起灵石……何泠风微微一笑,那天给小红藤拿灵石时他就在怀疑了,包裹里的灵石灵气充足,只不过颜色绚烂了一些,和罗汉堂发下的白色晶石不太相似。
  后来看玉简才知,上等的灵石自然拥有属性,罗汉堂发下的灵石之所以没什么颜色,只因为等阶太低而已。
  这样看来,他包裹里区区一级五行石也要比下等灵石好上许多。
  何泠风数了数包裹里的灵石,心满意足的笑了,最起码在他修炼到筑基期前,他是不会缺灵石了。
  修炼到炼气二层,何泠风胆子稍微大了一些,回到小屋后,他试着用自己的灵力温养小红藤。
  这红藤在得知允许它吸收何泠风的灵气后,立刻如八爪鱼一样死死的缠着何泠风的手指,吸收灵力和血气的样子不像是修炼,反像是在啃宝贝一般。

52书库推荐浏览: 三千世 修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