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行商这些年 作者:手帕望明月【完结】(99)

阅读记录

  宋阿南端详了片刻,把这块咖啡色的丑东西塞进嘴里。味道很奇怪,不怎么甜,有点奶味,但吃着吃着,又觉得非常甜。
  *
  除夕当天,平时来往于村里的小贩们都回家过年了,周媳妇打算把住宿的幌子收起来,年后再挂上。
  “大嫂,您这儿可还能住店?”一个年轻人问,他背着一个竹质的箱子,打扮像个读书人。
  周媳妇收起收幌子的手,迟疑地点头:“您是要住店?”
  “是啊,我见您要收幌子,还以为不让住了呢。”年轻人说。幌子就是布做的招牌,大大小小的酒楼茶肆都有,周媳妇这个做得很简单,就一面青布挂在竹竿上,一个字都没有。“我可能住上几天?打扰您过除夕了,若不嫌弃的话,除房钱外,我再给您这幌子上写俩字,看起来更清楚呢。”
  “啊,住店可以,字不用麻烦了,咱这小地方也没人看得懂。”周媳妇道,她看这年轻人似乎没有恶意,大过年的一个人在外也怪可怜的,便让他住下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支持,么么哒~

第44章 第四十四桶金
  除夕那天早上, 宋菽还没睁眼,就听见外头吵吵嚷嚷的。
  “唔, 怎么了?”
  没人回答他, 宋阿南也不在屋里。宋菽起身, 头发乱得跟鸡窝一样,头垂下, 眼看又要睡着。屋门被吹开一条缝,冷风灌了进来, 宋菽一个激灵。
  醒了。
  “你看,这是牛油火锅,这是骨头汤,都是我阿兄弄的。”宋菽打理好推门出去, 只见村长家的阿小, 谭力,七郎和六娘都在院子里。
  昨天他熬好牛油锅底和骨头汤后,把俩大锅都放在了院子里, 用这天然的冰箱冻着。这会儿六娘把盖子掀开一条缝,向阿小和谭力展示。
  “我们今天晚上要吃这个,可好吃了。”六娘说。
  她对宋菽有一种盲目的信任,只要是阿兄做的, 甭管尝没尝过都肯定好吃。
  “怎么个好吃法?”阿小流口水的时候,谭力问。
  “就, 就很鲜!”六娘说。
  “怎么个鲜法?”谭力又问。
  六娘词穷,想了半天说不出, 左右一瞧,看见宋菽出来,立刻求援:“阿兄阿兄,火锅是怎么个鲜法?”
  这问题真是难倒宋菽了。
  火锅的滋味,那真是千姿百态,一言以蔽之,好吃。可好吃这个词太空泛,要是具体一点,那便是会上瘾。会上瘾的好吃。可要怎么跟这些没吃过火锅的孩子们解释呢?宋菽有些头疼。
  “咯咯咯咯咯……”
  他瞥见在拐角处喂鸡的宋阿南,忽然灵机一动。
  他蹲下,问谭力和阿小:“你们看,阿南哥是不是冷冷的,总没有表情?”
  谭力和阿小点点头。
  宋菽又说:“但你阿南哥吃火锅的时候,表情可丰富了,会哭会笑的,还会一边哈气一边喊着好辣好辣,然后闷头继续吃。你们说,它是不是很好吃?”
  谭力和阿小看宋阿南,他面无表情地喂鸡,喂完一拍手,转身就走,毫不留恋那群刚买回来的,黄澄澄毛茸茸的小鸡崽。
  谭力和阿小用力点头。
  火锅果然非常好吃,好吃到没表情的阿南哥都会哭会笑。
  毫不知情的宋阿南走进灶间,这里放着两口前两天刚打好送过来的铜锅。这东西可花了宋菽不少钱。它中间有个大烟囱,下面像是小型的灶口,炭火可以从烟囱里放进去,烧完了从灶口倒出来。而烟囱外则围了一圈锅子,宋菽说,这铜锅就是用来涮火锅的。
  年夜饭,为什么要晚上才能吃呢?宋阿南忽然觉得这种习惯很不可取,中午吃多好,可以一直吃到晚上。
  晚上,宋菽舀了一大勺熬好的麻辣牛油锅底入锅,又舀了好几勺牛骨汤,直到把铜锅填满才罢休。
  锅底上桌,牛肉牛肚和各色蔬菜摆了整个台子,六娘兴奋得围着桌子转,问宋菽何时能开饭,宋阿南抱臂靠在门口,眼也一瞬不瞬地盯着屋中桌上的火锅。
  “阿兄,这个熟了吗?”六娘拎起一块还泛着红的肉片。
  一开始她还会问肉片熟不熟,酱料怎么调,后来压根没空说话,一块接着一块往嘴里塞肉。吃完喊着,好辣好辣,喝一口豆浆继续塞。
  宋阿南闷头吃,脸都热红了。
  三娘有些接受不了辣锅,宋菽另外弄了牛骨汤的,程二娘和宋河也跟着吃这锅。
  “大阿兄你不要吃清汤啊,辣锅才好吃!”六娘自己都被辣得不行,还一个劲地说,甚至涮了一片辣牛肉,想往宋七郎嘴里塞。

52书库推荐浏览: 手帕望明月 种田 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