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肚脐应该对着谁?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关于站位,这是双打的基础。标准的方式是,站在T点的旁边一点,身体稍侧,斜对着对方网前的人。记住,这样做的是网前人,而不是发球人。原因在于,双眼和肚脐对着对手以后,可以随时对他的举动做出反应。比如,同伴的接发质量较差,你能立马用最快的速度做出防守选择;反之,同伴接了一个好球(斜线或者过顶挑高球),你有充足的时间把目标调整到对方发球人身上。
第二:垫步扩大封网面积。
正确的做法是,每次准备截击或抢网之前,在对手球拍与球接触的一刹那,做一个分腿垫步,它会帮助你既快速又平衡地找到击球点,而且还能有效扩大封网面积。
第三:时刻保护二人中间的空当。双打最忌讳的是两人谁都无法用球拍够到对方打向本方中路的回球。
双打队员应该像被一条线紧系着的整体。如果球打向对手边路,你们就一同整体地随着球向这个方向移动,反之,则向另一方向移动。假如对手带出一记精彩绝伦的小斜线穿越得分了,选手要清楚,打出这种球的难度要比打中你们中间的空当大多了。所以,网前整体压迫的宗旨就是,把最困难的球留给对手。
第四:网站该站哪……
第五:禁止站在双打场上的“无人区……
第六:随时准备抢网……
第七:球飞行中,你干嘛……
第八:以场上态势预判来球……
第九:网前高压该谁打?
江函一条条都记得,所以在沈若安的带领和努力下,两人的双打水平提高得比有经验的老选手更加快,因为他们注意到平时双打该注意的隐性问题。
而这些问题更是使他们在判断回球的时候派上巨大的作用。
是的,沈若安和江函可以走上更高峰……
因为,此时的他们已经拿到了进入乙组男子双打决赛的入场券。
刚下场的沈若安微抬头,他似乎在寻找什么,似乎又不是……
他垂下了头。
不过却有一只温和的手揪住他的发辫……
那人说:“我会站在某个地方等你。”
此时的很阳光充足,而且还很灿烂。
因为,沈若安在大庭广众之下,笑了,笑得风轻云淡,他说:“好。”
第54章 为了约定
程侑鹏的比赛战况如何?
那自然是战胜那些年龄比他大上几岁的运动员,虽有不甘,可是技不如人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比完赛的程侑鹏脸上自是有进入决赛的喜悦,这是怎样的比赛?
这是全国性的大型网球体育赛事,这关系到国内网球运动员的排名,自然也关系到他未来的职业网球生涯,进入了甲组的男单总决赛,能不让人兴奋激动吗?即使拿不到冠军也不会有人怪他,毕竟人家不过才十六岁,生日还没过呢。
越往胜利的光荣榜迈前一步,程侑鹏就会想回头拉沈若安一把,可是他毕竟也只是有心无力。沈若安有自己的自尊心,他不像其他小运动员那样用崇拜的眼神看程侑鹏。
他不崇拜程侑鹏,他也不羡慕他的成绩,因为他相信自己有一天会到达那个位置,到达那个水平,他要的是与程侑鹏比肩而立,他们之间没有谁向谁低头,当然,除去网球以外那叫例外。
他们双双打进了决赛,一个是赛事中最来之不易的甲组男单,一个是乙组男双,无论怎么看,大家更想看的是甲组男单的比赛,因为这真的是职业男子单打比赛,他是属于职业球员的天下,而程侑鹏的闯入就已经奠定他在中国网坛的地位。他是中国唯一一位未满十六岁便闯入十八岁以上级别比赛的选手!至于大赛为何让他参赛那就是另一回事了,现在证明他的教练都是有眼光的。
然而继乙组男子单双打结束后才是男子甲组单双打的比赛。
沈若安在休息了一天后再次跟江函出现在赛场上,这两天他几乎没有跟谁交谈,他们的教练知道他们两个是不需要教练在赛前指导的运动员,即使是在比赛中途休息时,教练也只需要给出自己的建议,或者指出他们刚才所犯的小小错误。
是的,这些错误其实他们都知道,再次回到赛场的时候,他们已经知道该如何去克服,这些结束不仅仅要归咎平日刻苦的训练,还要跟他们有多动脑多实践有关,这自然是他们之间的事情,也算是人后的另一种努力。
他们熟悉,他们认真,他们努力,才会有今日的结果。
不要妒忌,不要发牢骚,不要埋怨,因为他们付出的时间和汗水并不比在座的其他队员少。
当然,其他人似乎还是需要时间来消化沈若安和江函闯入决赛的事实。
52书库推荐浏览: 廿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