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惜春手一撑床,支起身子,唐老太太忙按他躺下,“快躺着快躺着,可怜见的,在那土匪窝里受了两年多的苦。瞧这脸色,憔悴的叫人心疼。”
罗氏忍不住唇角抽搐,她眼还没瞎,着实看不出唐惜春哪里憔悴来,倒是两年未见,瞧着沉稳许多。
罗氏轻声道,“我令厨下熬了些汤水。”
唐老太太急不可待,“还不端上来,打昨儿就昏迷着,要不是再不醒,我也活不成了。”自罗氏手里接过补汤,唐老太太一勺一勺喂宝贝孙子喝了。
一碗汤下肚,唐惜春肚子咕咕叫起来,唐老太太忙问,“是不是饿了?”
唐惜春一肚子疑问,仍是点头,“饿了。”
唐老太太又命人端来饭菜,一家子瞧着唐惜春吃过东西,唐老太太抚摸着宝贝孙子细致俊美的脸蛋儿,道,“受了这些搓磨,惜春,再歇歇吧。”
唐惜春问,“爹,我怎么回来了?”
唐盛道,“陛下已经下令荡平黎家寨,秘旨中命成都府先救你出来。”
唐惜春瞪大眼睛,刚要说什么,唐盛已对罗氏道,“老太太守了这大半日也累了,你服侍着老太太先回去歇着吧,我与惜春说些事。”
唐老太太实在不愿离了宝贝孙子这里,只是儿子似有话要跟孙子说,她便与罗氏先回了自己院里。
待清场后,唐盛方道,“别再提黎雪的事了,陛下派了永定侯过来指挥缫匪之事。”
唐惜春道,“小雪没跟我说过要打仗的事。”
唐盛道,“你是被劫到匪寨去的,黎雪如何会同你说。既回了家,且安生过日子吧。”
唐惜春想说什么,唇角动动,终是没说出口,一阵出神,黯然叹口气。
第136章 阿玄的建议
唐惜春并不是关心国之大事的性子,不过,在寨子时,偶也听黎雪说几句外头的只言片语,多是关于新登基的皇帝陛下的事,唐惜春性子单纯,多是为陛下高兴的,只是并不知,皇帝陛下登基不过一载有余,这成都府便已换了天地。
唐盛道,“付总督调回朝中任散秩大臣,李巡抚去了广西,陛下还念着你,密旨永定侯要先救你出来才能对黎家寨发兵。”
唐惜春有些发懵,“我在寨子里也挺好的。”
唐盛叹口气,提点唐惜春,“你怎么不明白,陛下这是有意保你。明日你便启程去帝都吧,钦天监监正的位子。”
人非草木,孰能无能。
哪怕在唐惜春看来是黎雪死求白赖的追求自己,自己才与之相好。但,两年相处,除了刚到寨里时,黎雪真没刻薄过他。唐惜春心里着实记挂黎雪,道,“我这才回家,也不用急着去帝都吧。”
知子莫若父,唐盛道,“你在成都府也于事无补,连蜀太妃都被召去了帝都,蜀平侯因御前不谨革去爵位,圈禁宗人府。”
唐惜春问,“小若呢?”
“小若?”唐盛一时真没明白。
唐惜春道,“就是杜若岛主,以前我跟着他们的船出过海。”
唐盛道,“如今是杜若国主,我朝与杜若国交好,陛下同国主脾性相投,杜若国主就留在帝都。”
唐惜春想了想,道,“我在家歇两天再去帝都。”
唐盛不欲唐惜春再同黎雪牵扯不清,刚要反对,唐惜春已道,“我都两年没见着祖母了!还有老爹你,莫不是半点不想我。我在寨子里对你可是日思夜想,这刚回家就让我去帝都,真是没良心!”
唐盛就一句话,“最多在家呆两日,你少打别的主意。”陛下看中唐惜春,儿子大好前程就在跟前儿,这个时候唐惜春若真的再与黎雪有什么牵扯,那就是老寿星吃毒药,只嫌命长。
“我能打什么主意啊!”唐惜春问,“惜时呢?阿玄呢?我都回家了,怎么也不见他们来看我?”
“惜时在展将军麾下谋了个差,太妃应召入朝,阿玄留守上清宫,我已让人给她送信去了,今天不回来,明日必回的。”
唐惜春道,“我都回家了,一家子总该吃顿团圆饭吧。”
唐盛道,“我着人去问问,得看惜时有没有空,他这两日正忙。”
“忙也有吃饭的时间,他要没空,我就去瞧瞧他。”
唐盛气不打一处来,“你老实给我在家呆着。”
唐惜春哼哼两声,抱怨,“爹,我觉着跟你越来越没话说。殿下以前说过,这叫代沟,年龄差许多的人就会有这个。”
唐盛纠正,“是陛下。以后说话留神,就算陛下器重你也是一样,君臣大义不可忘。”唐惜春这个性子,唐盛还真有些不放心唐惜春去帝都做官。
唐惜春满肚子在琢磨黎雪的事,心不在焉的应一声,便不理会他老爹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石头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