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乍一听,还以为王溱是在随口敷衍。但唐慎想了想才明白,王溱说的可能真是实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官做到王溱这份上,能对他指指点点的人,除了他的家人,只有皇帝。
赵辅不管他的婚事,显然,以王溱在琅琊王氏的威望,王家也不会对他的婚事指手画脚。所以或许真如他所说,他没遇上合适的人,他没见到那个姑娘,所以他至今未婚。
王子丰没有成家,是因为他找不到一个能与他执子之手的人。
唐慎心想:可这世上,又有谁有资格与王子丰白头到老?
一时间,他竟然完全想不出该是怎样一个天仙似的的姑娘,才有这样的资格,入了王溱的眼。
唐慎发自肺腑地说道:“我懂了。”他知道王溱为什么至今单身了。
王溱:“你不懂。”
唐慎摇摇头:“不,师兄,我懂了。”我懂了,你不成亲,是因为没人配得上你。
王溱定定地望着唐慎,良久,他笑了,不再反驳。
两人不再说这件事。
王溱:“如何应对那些人?”
唐慎头疼道:“此事我也不知。师兄应当知道,那些给我送请柬、甚至亲自上门的,要么是皇亲国戚,要么是比我官位高的大臣。这些我一个也得罪不起,所以才出此下策,来师兄这里躲躲。”
“不想与他们多说?”
唐慎斩钉截铁:“不想。”
王溱啪嗒一声,展开白扇:“那便不要再说了吧。”
次日,竟然再没有人来为唐慎说媒。
唐慎躲到尚书府,自然没人会来这里为他说亲。可除此以外,他去勤政殿办差,之前几天总是缠着他的几位大人竟然也一个个消失,没再对他苦口婆心地劝说。
唐慎大为震惊,观察半天后,他得出一个结论——
“我家师兄是真的深藏不露啊!”
王子丰其人,比他想得还要可怕。
其他人家的姑娘,唐慎管不着。但是他与景王世子赵琼关系不错,双方在肥皂生意上合作愉快,唐慎下衙回到尚书府后,他仔细想了想,与王溱商讨出一个对策。当夜,他便写了一封信,私下送去了景王府。
第92章
景王府中, 景王妃整日以泪洗面, 逍遥王爷赵敖也愁眉不展, 唉声叹气。
世子赵琼急得坐立难安,这时,有小厮前来禀报, 说是唐慎送来了一封信。景王妃道:“难道说,那唐慎对咱们家婉儿有意,想与婉儿定亲?”
赵琼打开一看, 他先是“咦”了一声, 接着把这封信递给六王爷赵敖:“父王,您看看。”
赵敖看后, 也是一惊。
景王将儿子叫去书房,父子二人商量了一个时辰, 景王动身进宫。
待到入夜,宫里来了小太监, 说是皇帝留景王在宫中留宿。
赵琼听了这话,松了一口气。他对景王妃道:“妹妹应当不会嫁去辽国了。”
第二日,景王回来, 他将赵琼叫去书房, 从书架上取出一本书,打开书后,拿出了夹在书页中的一封信。赵敖看着这封信,目光复杂,感叹道:“我与皇兄自幼相识, 相伴长大,可五十多年过去了,我依旧看不透皇兄的心思。琼儿,朝堂上的这些官员虽说与皇兄没有血缘羁绊,但在揣摩圣心上,却比咱们做得好啊!”
看着这封信,赵琼也是感慨良多。
这些天来,因为和亲的事,景王府愁云惨淡,一片哀声。赵琼从没想过,唐慎会给他送来这封信。信上,唐慎直接指出了三条路。
“宋辽和亲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然世子爱妹之心,亦感天动地。景则不能为世子解忧,数日来,昼夜难安,愿尽绵薄之力,有几言与世子说。若想保住令妹,景则有三计。”
“其一,病患缠身,难以西渡。”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两国和亲乃国之大事,不可儿戏。若郡主身体抱恙,自然不可和亲。然此计一来令圣上猜忌,二来有损郡主名声。”
“其二,佳偶天成,已有婚配。”
“此计若用,如何寻得乘龙快婿为一难;使圣上不多加怀疑,是二难。此外,恐也耽误了郡主终身大事。”
“其三,以进为退,以攻为守。”
“景王与陛下同胞兄弟,感情甚笃。寒冬腊月,景王常陪陛下身侧,排忧解难,陛下亦顾念手足之情。若景王求见陛下,主动愿嫁幼女,且面露不忍,或有转圜余地。”
“愿世子得偿所愿,心想事成。”
第一计和第二计,景王府不是没想过,只是如同唐慎所说,真正用了的话,不仅可能让赵辅心生怀疑,还可能耽误小郡主的终身大事。而第三计,却是兵行险着了。如果赵敖主动送女,赵辅还答应了,那他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52书库推荐浏览: 莫晨欢
天之骄子
种田
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