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后宫突然发生大火,烧的最为严重的属德妃的永和宫,以及良妃的储秀宫,奴才死伤数十人,宫殿毁坏较为严重。好在两位妃子无甚大碍,只是受了惊吓。
康熙得知后大怒,率着一行人快马赶回紫禁城。
在路上,虽然得知母妃并无大碍,可是十四的心里就是平静不下来,十三搭上他的肩膀,安慰他:“别担心,很快就到京城了。”十三报以微笑。
而另一边,胤也眉头深锁,胤坐在他的身旁,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陪着他。
深夜,寂静的仿佛只有风声。胤倚靠在窗户旁,抬眼看夜空的圆月,月色照在脸上冷清清的。窗户的吱呀声响起,胤看过去,视线在半空中与对面的胤相遇。只一瞬,胤就转身离开。
胤无奈的笑了一声。
初秋的空气弥漫着燥热,连禅的叫声也似乎无精打采。
胤站在宫门前,突然有些恍然如梦,这熟悉的金色竟带着淡淡的陌生感!华真来到他身畔轻轻推了一下,胤转身看他,又看了眼不远处的几个兄弟,收了眼中的留恋,携着她跟上众人的脚步。
康熙四十五年九月底,胤回朝,康熙赐封多罗贝勒,入住贝勒府。并决定年底给胤准备大婚,迎娶苏完瓜尔佳华真。
此消息一出,朝堂哗然。
次日清晨,胤进宫给德妃请安,由宫女领着进入永和宫的侧殿等候,没一会,十四出现,十四眼睛有些发红,神色也有些委顿,他见到胤,强打起精神。
“四哥,额娘在等你了。”
胤点头,跟着他出去,从侧殿转了弯就到了德妃住的寝宫。一踏进去,胤看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侧卧在榻上的德妃。
岁月不饶人,同时也在德妃的脸上留下痕迹。虽不似往年的清雅脱俗,但却更添内敛大度,举止间华贵优雅。胤看了好一会,才后知后觉的跪下请安。
德妃初见胤,也是一阵激动,分别十几年,儿子就在眼前。她让丫鬟扶着下地,亲自扶儿子起来。胤感动,微低头不经意的瞥见德妃右手背上一块烧伤的痕迹。顿时心里难过。
德妃知他心思,叹息一声,淡淡开口:“只是小伤,涂了药膏也快痊愈了。”胤反手扶住德妃,走到桌边,同十四一起坐下。
十四拉着德妃没有受伤的手,神色哀戚。胤看弟弟一眼又看德妃一眼,德妃摇头,语气遗憾:“聘蓝为了救我,被埋入了火海,你弟弟从小是她带大的,不免难过伤心。”
胤一愣,脑海闪过那个温婉的女子。
德妃看着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不禁感慨:“你若从此不回来,该有多好!”
心口咚的一跳,胤看德妃的眼光,多了点不可置信。
作者有话要说:我一直觉得,能坚持从头看到尾的读者很厉害,因为你要接受作者的突然抽风,又或者剧情烂俗,甚至人物各种崩坏,情节的不合理。
我有时也无法跟一篇文到最后,因为各种原因,渐渐失了兴致。可是每次看到读者的留言,我都很开心,觉得这文在亲的眼里还是有些感触的,无论它是好是坏。
这篇文写到最后越来越偏离我的初衷,有时甚至难以继续下去,但是的确舍不得坑。我有时在想,到最后我会写成什么烂样子呢!呵呵~~
抱歉啊亲,一时自己抽风之词,还是那句老话,希望亲们能继续支持!有一个人看,我都会写下去的!
☆、【拜访】
胤回来的几日,见到的人却不多,除了以前辅佐自己的几位高官大臣和夫子外,再无其他。德妃后来也召见过几次,除了叮嘱要养精蓄锐之外,政治上面只字未提。隐约中他似乎知道了什么,但也不愿深究。
在塞外的十几年里,过惯了云淡风轻的日子,如今回来,竟一点争斗的心思也没有,只想忙里偷闲,乐得自在。
这日,胤正在聚精会神的练字,书房门被推开,他也没在意,全部心思放在手里的笔上。华真见他写的认真,不敢打扰,轻轻把茶杯放到桌上,静静等待对方空闲。
一副字,胤足足写了半个时辰,等放下笔时华真已经支在桌子上昏昏欲睡。胤摇头,过去扶她。华真一惊,睁开眼,见胤看她,微微不好意思。
来京城后,华真就换下了在草原上装束,穿上满清贵族的服饰,发髻盘着,衬得小脸少了几分刚硬,多了几丝柔情。只是这鞋子,让她苦恼了好一阵子,好在现在可以行动自如,不至于太丢人。
“累了就回去休息吧。”
华真见他担心自己,心里像抹了蜜般香甜,她摇头,含羞低语:“我……妾身不累,胤……四爷若还想写字,妾身在旁陪着你!”
52书库推荐浏览: 花过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