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面发好,这里可没有酵母之类的东西,可以很快就把面发好,这里普遍用一种叫老面的东西,上一次和面蒸馒头时留下一块面,一直到这一次再用,是一块表面干巴巴里面粘糊糊闻起来很酸的面团,大概是发酵菌的载体,至于老面的始祖是怎么产生的,陈进可就不知道了。
先用温水把老面掰成小块泡一泡,老面弃之不用,这是陈进自创的,他实在有些无法忍受那么一块硬面甚至可能变质的面团继续放在面里被大家吃下去,就算是被说成浪费,陈进都坚持自己的做法,当然这样做缺点就是原本就挺长的发酵时间更长了。
把面和成稀泥状,放着等它发出泡泡,剩下一上午的事情就是做豆沙馅了。
头天泡好的红豆和绿豆分别煮好,这个可真费工夫,为了让豆沙粘糯沙爽,要用小火慢慢炖,慢慢煮,中间还要加糖并且不断搅拌,更别说还有两样的馅儿。
陈进煮完红豆,换过水后再煮绿豆,红豆刚好可以放凉。
温度降下来的红豆用网眼比较粗的白布(陈进特地去寻的,网眼粗的跟纱布差不多,可是结实度大多了)用力挤压,不断捏扁搓圆,气喘吁吁之下,终于把红豆粒做成了红豆沙,陈进捻起一小坨放进嘴里,跟超市里买来的相比较口感比较粗,可是沙沙的很好吃,这才是原汁原味的。
做好红豆沙,绿豆却还没有煮好,搅了搅,陈进又去看发的面,稀泥一样的面已经开始起泡了,感叹一番果然天暖和了,这要是冬天,可是要提前一晚上就得准备,觉得好像面有点太多了,突然想起来还可以做奶黄包——奶末家里还有。
兴冲冲翻出来奶末,又拿了四个鸡蛋,家里没有奶油之类的东西就免了,为了奶黄包里面有流质的感觉,还找了明胶,找齐了东西,还是先把明胶融了调好浓度,这可不是做果冻,明胶浓度需要比较小,保证室温时也不会凝结成一团,最多就是半流质状,奶末也用温水调开,四个鸡蛋都是只用蛋黄,蛋清放在一边,准备待会儿加到面里,冒充高筋粉。
陈进用力搅,使劲搅,中间还要去搅搅绿豆,总之到了最后陈进觉得自己的胳膊都没有了知觉,奶黄馅才算做好,绿豆沙馅也准备好了。去看看面,已经膨胀满盆,用手指一戳,能感觉到里面全是泡泡,往里加干面粉,顺便把四个鸡蛋的蛋清也加进去,使劲踹面,陈进力气小,把袖子撸高了整个身体前倾,用身体的重量给自己加力气,这才算把面准备好,这时也到了该接小乾的时辰了,可是想起章肃那张疲惫的脸,陈进决定自己一个人去接。
陈进洗干净了手,过会儿宋明轩肯定会跟着过来,可以让他一起帮着包。
这个人最近越来越脸皮厚,竟然开始正大光明跟着混吃混喝,仗着刘爹性子软(?)周大夫不说话,竟然发展到每天都来蹭饭的程度,最为发指的是,吃就吃吧,不交伙食费就不交伙食费吧,这家伙居然一边吃一边批评(人家那叫评价好不啦?),可是陈进又不能赶人。
这位宋公子有时候还是有点用处的,这个人果然是个地道的老饕,爱吃好吃不算,居然还有一手很不错的厨艺,跟陈进的厨艺不一样,陈进主要是为了好吃,并不太在意外表,这个人却是非常龟毛的要求外形也要做到最佳,两个人合作,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说,两个人合作出了一窝丝,就是把巴掌大的一小块面不断揉搓抻拉,直到抻拉成一窝细面丝,面丝蒸熟后竟然是有点透明的样子,细得只有头发丝那么粗,浇上陈进调出的各种肉丁汤汁用筷子一搅,真不是一般人能抵挡得住的诱惑。
接了小乾,宋明轩跟着,三个人溜溜达达回了后院,小乾跟早就等在院子门口的小全儿一起洗过手,坐在一边的小凳子上看陈进和宋明轩包包子,偶尔还能要求到陈进开恩,一人嘴里填一小块豆沙馅。
陈进选的包包子的地方正是葡萄架下面,春天临近结尾,阳光越来越浓烈,那棵葡萄也长得挺快,夏天还没有到呢,就爬了半个架子,陈进虽然还没有把枝叶整理固定好,可是这个绿荫已经足够了。
四个人坐在马扎上谈谈笑笑,并不耽搁手里的活计。
宋明轩擀皮,陈进和的面他没有相中,自己又加了一点点猪油,加了一点水重新揉匀了,这才拿来用,他擀的面皮非常匀称,面也是柔软适用有筋道,陈进觉得用得很顺手。
很快包了一笼屉,先放在一边饧一会,自从上次陈进蒸肉包觉得用大锅不方便,就特地找了竹匠编了不少跟现代蒸包子差不多样子的笼屉,还特地买了适合的小铁锅,就为了蒸包子。
52书库推荐浏览: 小神经
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