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侯老夫人点头同意道:"谁说不是呢,依我看,那丫头也是个好的,还是个美人胚子。她那弟弟看上去也是个踏实、求上进的,又算是镇军大将军府唯一的嫡子。
依照林尽忠的年纪和能力,只要不站错队,日后只怕封个侯爷当当也不是多难之事,所以那丫头姐弟日后也定能有大好前程在那等着呢。
虽说那丫头的出身和经历上有那么点瑕疵,但是英雄莫问出身,往日她与她母亲那般也不过是迫不得已,况且,那丫头还小,再过个几年,这件事也会被人慢慢淡忘。
而她的亲姨母又是梁王殿下的养母,待梁王殿下得势后,只怕求亲之人都会踏破将军府的大门的。"
听威远侯老夫人如此赏识林玉儿,威远侯夫人不禁又紧张起来:"听娘的意思,娘似乎很赞同她与澈儿的事呢?"
威远侯老夫人摇了摇头,惭愧道:"人心都是偏着长的,尽管知晓这是个不错的姑娘,我还是不想澈儿因为她,以后被人指三道四,说东说西。就像你方才说的,澈儿是我威远侯府的长房嫡孙,又这般优秀,日后是要继承威远侯府的,作为他的贤内助,身上是不可以有这种瑕疵的。如若这姑娘不嫌弃,我倒是可以帮她介绍介绍更合适她之人。"
见威远侯老夫人如此说,威远侯夫人又松了口气,连声赞同道:"可不正是如此呢,媳妇也是如此想的。就怕澈儿情浓时,觉得这姑娘什么都好,到被人指指点点时,又根本受不住,到时候只怕要怨怪咱们没有替他掌好眼了。"
威远侯老夫人眯了眯眼道:"澈儿也到了该议亲的年纪,待咱们离开北关后,你可以回娘家看望看望你爹娘,你娘家在京城,往日的姐妹淘应当很多都留在京城,你多联系联系,多走动走动,看有没有合适的。
趁着澈儿中状元的这股热乎劲尚未过去,挑个好的。此事尽快着手的好,免得夜长梦多。我越想越觉得澈儿就算对这林家丫头没有发展到男女之情的地步,至少也是有好感的。
澈儿情窦开的晚,但现在春闱已经过去,又到了北关军营,他的空闲时间也多了,松散下来,保不齐就该往这方面想,这边关的姑娘少,可得先给他将此事定下来,不然他真将心思动到这林家丫头身上,要死要活的,到时就不好收场了。"
威远侯夫人一惊道:"是,媳妇知道了,媳妇等会就好好思索思索此事去。"
威远侯老夫人点点头道:"嗯,此事宜早不宜迟。不过,那林家丫头咱也不可怠慢了。谢昭仪是梁王殿下的养母,静丫头若想嫁入梁王府,谢昭仪至少也算得是半个婆婆。
那丫头是谢昭仪唯一的嫡亲外甥女,感情自不比旁人,那丫头在谢昭仪面前说静丫头一句话,抵得上旁人在谢昭仪面前说十句,所以,静丫头与其交好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澈儿与那丫头日后能少接触还是尽量少接触,免得总有一日接触个郎情妾意出来。这样吧,日后趁澈儿不在府中的时候,再让静丫头给那丫头下帖子,约她进府玩,或许干脆在府外找个地方,一起耍去,培养培养感情。"
威远侯夫人陪笑道:"还是娘想的长远,媳妇知道了。"
之后,婆媳二人又细细商量了一番相关对策,才各自忙活去了。
这厢欧阳家的两婆媳对欧阳澈和林玉儿之事有了应对之策,心中安定了,那厢,军营中的梁王自侍卫来报,林玉儿有事要找欧阳澈之后,就一直处在烦躁不安中。 这种焦躁随着欧阳澈的迟迟未归在不断升级, 梁王郁闷的在心中进行比较, 自己来北关这么久了,也从未见林玉儿找过自己一次,欧阳澈刚刚过来不过半天,林玉儿就按捺不住, 自己主动上门来找他。
说起来, 自己认识林玉儿更早, 和她之间既曾有过主仆的情谊,现在也还有表兄妹的名分,而欧阳澈对林玉儿来说,却是个地地道道的外男!
凭什么林玉儿只找欧阳澈,不找自己呢?难道欧阳澈比他更优秀嘛?明明他长得比欧阳澈好看, 家世比欧阳澈更尊贵, 武艺比欧阳澈高, 就连文字造诣这一块, 虽然欧阳澈是个状元,但他自小博览群书, 又被多位当世大儒手把手的教导多年,他肯定也不比欧阳澈差!
52书库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