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两人出门。
徐燕舟喊了一声顾妙。
顾妙问:“怎么啦?”
徐燕舟笑了笑,声音轻缓,“和你一起出去很开心,特别高兴。”
徐燕舟好不容易出趟门,高兴是难免的,顾妙道:“高兴的话咱们多背点盐石回来。”
徐燕舟点点头,“我背的肯定比三十斤多。”
许是兄妹之间有感应,徐燕舟回过头,果然,徐幼薇站在门口偷看他们。
徐燕舟就看了一眼。
徐幼薇:“?娘!”
卢氏正在收拾碗筷,她道:“怎么了?”
徐幼薇心里委屈,徐燕舟虽然没瞪她,但是比瞪了她更让她难受,“……咱们一会儿出去捡蘑菇吧,多捡点。”
翻两座山,就到了盐湖。
徐燕舟不是第一次来,这片湖同几年前见过的已然不同。
原来湖边虽然没有杂草,但也没有这种亮亮的石头。
就是这样的石头,能煮出雪白的盐来。
湖水碧波荡漾,徐燕舟不由多看了两眼,他弯下腰来捡盐石。
大的放在底下,空隙里再塞上小盐块,背篓装的满满的。
徐燕舟想多捡一点,捡着捡着,背篓上就冒出一个尖。
顾妙捡地差不多了,她抬起头,徐燕舟的背篓就像一座小山,“徐燕舟,你别捡这么多,不好背。”
徐燕舟道:“我能背回去。”
顾妙:“那我也能背回去。”
她学徐燕舟,也往里面搭小山,两座小山,看起来倒是相得益彰。
徐燕舟开始把盐石往外捡,“我不背那么多了。”
顾妙道:“早这样不就好了嘛。”
徐燕舟:“我是男人,应该背多一点。”
“哪儿有那么多应该不应该。”顾妙低着头道:“让你少背点是为你好,你再这样,下次带幼薇来。”
徐燕舟是不会让这种事发生的,“我听你的,阿妙你看这样行吗?”
背篓已经平了,顾妙点头,“行了,回去吧。”
来的时候背着山风,回去的时候就要迎着山风,路不好走,徐燕舟道:“阿妙我拉着你。”
顾妙不用拉,自己走也行的。
徐燕舟停下脚步,拉住顾妙的手,“这样好走一点。”
顾妙的手他以前也拉过,只是大多碰巧,偶然。
这是他第一次主动拉顾妙。
徐燕舟走在前面,用身体给顾妙挡着风。
顾妙只怕徐燕舟被山风吹病了,“徐燕舟,这样不行,你慢点,咱们一起走。”
徐燕舟一点都不冷,他道:“阿妙,我手是热的。”
的确是暖的。
顾妙嗯了一声,“那就这样走吧。”
———————
盛京城,慈宁宫。
没逢月初月末,周宁琛都要去慈宁宫用晚饭。
慈宁宫里烧着银霜炭,连丝烟都没有,屋里暖和,碳炉边挂着镶着狐狸毛的黑色斗篷,看着就暖融融的。
吃过饭,太后端起茶盏,她饮了一口热茶,“皇帝国事繁忙,也要注意身体。”
周宁琛看着瘦了许多,眼下有淡淡的青色。
周宁琛道:“儿子知道。”
太后十分不喜他这个样子,现在四海升平,有什么可操劳的,那些奏折,看过便是,哪里需要在御书房从早待到晚。
国事国事,绵延子嗣也是国事,怎么就一点都不着急。
太后知道周宁琛喜欢徐幼薇,喜欢就纳进宫,徐家败了,还能翻出天不成。
怎么可以为一个女人就不宠幸后宫妃嫔。
做皇帝的,要雨露均沾。
太后道:“哀家知道你不爱听,可不能不说。你是皇帝,淑妃几个入宫也快一年了,前朝后宫息息相关……”
52书库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