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自是没有什么隔音可言。
听见床榻那头传出疑似少年的声音,屋内刘砺怀、杨毅二人是诧异万分。
等见到谢瑾白朗笑着,敞着僧衣,一副事后餍足模样从里头走出,想起关于这位断袖的传闻,二人彼此交换了个眼神,至此方恍然大悟。
唐小棠压低了声音。
刘、杨二人听不出,唐时茂这个当爹的哪里听不出,谢瑾白榻上之人分明就是棠儿!
唐时茂双手捏拳,极力掩饰心中的愤怒同尴尬。
“怀瑜见过三位大人,三位大人请坐。”
谢瑾白朗笑着走向前,拱手招呼唐、刘、杨三人落座。
“谢巡按客气了。”
照例先是一番客套问候。
房间内只一张乌木椅子。
为了方便,四人索性都围着矮几,坐在蒲团上。
房间萧子舒提前收拾过。
要不然唐知府进屋的第一眼,定然认出散落在地上的儿子的衣衫,届时一个怒火攻心,直接冲到屏风那头去,哪还能像此刻般,暂时还能压下火气,勉强坐下来一起议事。
“谢巡按,这是我唐知府一起写的奏折,还请您过目一下,若是如果没有问题,那我们便让信卒连夜送往京都,您看意下如何?”
杨毅笑着,从衣袖中拿出事先写好的奏折。
谢瑾白如何不知,刘、杨二人此番前来的目的哪里是让他看一眼奏折这般简单。
昨日是他同唐时茂以及萧凤鸣三人力排众议,坚持要将城内百姓悉数提前迁移至安全之地,刘砺怀,杨毅二人是作壁上观,一点力都没出。
眼下,那赤丈河堤坝果然塌了,淳安陷入一片汪洋,房舍,街道悉数被冲毁,因为转移及时,并未造成太多伤亡。
此事若是上奏朝廷,朝廷定然会论功行赏。
刘、杨二人此次前来,想来应当是想向朝廷邀功,又唯恐他上奏朝廷的奏折会与他们的有所出入,故而找了这么个由头,以试探他的态度。
唐时茂未必不知刘、杨二人的弯弯绕绕。
只是他一个前几年才调任淳安的知府,根基不稳,不能将刘、杨二人彻底得罪,故而明知刘、杨二人踩在他的肩膀邀功,无力反对,更无法反抗,反而只能被拉过来作陪。
他猜,为了不致让他将实情上奏朝廷,功劳悉数被唐时茂悉数夺了去,这封奏折里应当亦书写了不少恭维他的好话,以便届时他上奏朝廷时,亦能为其二人美言几句。
果然。
谢瑾白打开奏折。
这是一道联名奏折,不过只唐时茂一人执笔。
奏折里除却陈述淳安因突降暴雨,堤坝溃堤,遭遇被水淹城的厄难,对他如何提前洞悉赤丈河水位高于历年,以说服身为知府唐的时茂提前将城中百姓提前转移一事,备述详尽。
当然,奏折里里少不了唐时茂对刘、杨二人是关于他二人是如何配合,以及如何积极地转移百姓的陈述。
谢瑾白合上奏折。
对上刘砺怀、杨毅二人紧张、期盼的眼神,谢瑾白唇角微勾,“此番淳安大部分百姓能够免遭厄难,乃是唐知府,刘同知以及杨通判三人共同的功劳,怀瑜如何敢居功?”
杨毅忙道,“谢巡按此言差矣。此番若不是谢巡按神机妙算,料得那赤丈河堤坝定然会被冲垮,又当机立断,提前安置淳安百姓迁移至安全之处,不仅淳安城内的百姓,就连我们几个恐都在劫难逃。谢巡按实乃诸葛先生在世啊。”
刘砺怀点头附和道,“杨大人所言甚是。”
谢瑾白握着手中奏折,淡然道,“二位大人恐怕误会了。此次淳安乃至我们在座的各位之所以能够安然无恙,并非我一人之功。实不相瞒,昨日,是萧监丞神色匆忙地前来驿站,告诉我赤丈河水位异常,恐存在溃堤风险。干系重大,我一人不敢擅自专断,便同萧监丞一起前去拜访唐知府。
唐知府心系百姓,不敢拿全城百姓性命做赌注,询问我同萧监丞二人可有何良策。提出可提前将百姓转移至安全之处的人萧监丞。最后,唐大人当机立断,最终决定转移全城百姓。因此,真要严格深究,怀瑜此次最大功劳,不过是做了同萧监丞一起拜访唐知府这个决定罢了。真正功不可没之人,非唐知府以及萧监丞莫属不可。当然,最后全城百姓平安脱险,少不得刘同知,杨通判以及其他几位大人的鼎力相助。”
52书库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