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笑道:“是吗?唉,我老了,记不住了,也许是红色好看吧,就像你今日的衣服一样。”
江舟笑弯了眼,“可是你看起来一点都不老!”
老妇笑着摇头,“不行了不行了,不服老不行了,我像你们这样大的时候,能把藏书楼里的书全部背出来,现在难喽,总有几页忘掉,还得回头去翻。”
藏书楼中藏书百万卷有余。
江舟沉默一会,心想,难道她以为我们年轻人就能把这里的书全部背出来吗?
可能先生对服老有什么误解。
老妇继续说:“老来多健忘。”
江舟拍手:“唯不忘相思?先生竟也这般风流!”
老妇:“哈哈哈。”
江舟:“哈哈哈哈哈。”
商仪扶额,暗自叹气:“……”
随着时辰推移,学子们陆续走了过来,站在藏书楼外排队。
老妇催促:“赶紧吃,别让人看见了。”说罢转身便走,腰背挺直、健步如飞,忽地她想起什么,掉头捡起自己的拐杖,拿起拐杖的瞬间,她仿佛变了一个人,呈现一幅垂垂老矣之态,佝偻着腰,慢吞吞地迈着步子。
一边虚弱地说:“以后记住了啊,藏书楼不许吃东西,下次看见扣你们的分。”
江舟看得目瞪口呆,这位老先生,怕不是演戏上瘾。 待学子们排队进入藏书楼,这两人整理好妥当,背着书篓走了出去。
先生笑眯眯地把玉牌还给她们,道:“有空常来。”
江舟乖乖应了。
时间紧急,离开藏书楼,她们马不停蹄赶到学宫门口,与宋青云和气汇合,一同去慈幼坊帮忙。
宋青云说起小时候的事,十年前她还只有四五岁,许多记忆模糊不清,只记得当年那件事曾引起轰动,整个东海人人自危,慈幼坊收留祸事孤儿时,还有许多人提出非议,害怕这些孩子身上带有什么瘟疫或者厄运,会将其带来春城。最后还是夫子出面,安抚人心。
江舟问:“你见过夫子?”
这位传说中大盛灵力最高之人,早已避世不出,前生江舟在无涯学宫数载也不曾见过她。江舟怀疑她早已离开东海,或者已经不在世间,不然当初东海发生血案,为何她没有出手阻止。或者她远没有传说中那般不凡,亲眼目睹这一切却无能为力。
宋青云点头,眼里充满濡慕,“只是远远见过一眼,夫子是我见过的最好看的人!”
江舟眼睛一亮,“真的?”她瞥见商议面色,立马改口:“怎么会呢?夫子不是至少已经年过半百了吗?”
就算灵力高强之人衰老比常人缓慢,但五六十岁的苍颜白发,怎么抵得过十五六岁的青葱容颜。
宋青云使劲摇头,“不是的,她真的很特别,我不知道怎么说,看到夫子的第一眼,我还以为是圣人像活了过来,从白玉台走了下来。”
江舟小声嘟囔:“圣人小姐姐看上去明明很年轻。”
商仪:“你连这个都知道?难道你亲眼见过?”
江舟笑道:“我猜的嘛。”
待几人话题转移,江舟笑意逐渐收敛,长睫微颤。
刚刚她说谎了,她曾见过圣人的游魂。圣人生得极好,肤光映雪,眉目精致,那时江舟诧异,为何这么多记录圣人言行的典籍,却没有哪一本书里夸一夸她的好容颜呢?
难道这样会冲淡那股子“神”味?
近在咫尺的美丽只会让人嫉妒与亵渎,只有遥远而高不可攀的,才能成为信仰。
江舟回头,玉像立在晨曦中,手执书卷,双目含笑,看上去温柔谦和,充满智慧。
可困于其中的游魂却是迷惘无助又孤独的。
没有人知道,传说里的圣人有着怎样的七情六欲,有过怎样的痛苦挣扎。
后来江舟在瑶池宴上遇见商仪,不由又想起了学宫那个飘荡的游魂,她们身上有着相似的气质。
千万人赞颂,千万人传扬,然而身处其中,却只觉孤独。
52书库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