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我是专业的(快穿) 作者:醉千钟 【完结】(149)

阅读记录

    桓霆知道后,虽然有上辈子做父亲的经历,但还是像以前一样,又欢喜又担忧,只要不是有非他不可的事,几乎是不离秦无咎左右,倒是让武安帝对他又满意了不少。
    光阴荏苒,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武安十九年二月初二,秦无咎诞下皇长孙,武安帝赐名姜封,立为皇太孙,大赦天下。
    等皇太孙过完百日,武安帝因为后继有人撑着的这一口气泄了,身体迅速衰败了下去,于武安十九年六月初一崩于乾清宫。
    据武安帝遗诏,皇太女姜无咎于柩前即位,全国举哀,大行皇帝停灵七七四十九日,葬入皇陵,谥曰高皇帝,庙号太祖。
    新帝登基第二年,改元元昭,册封皇夫桓霆为秦王,长子姜封为皇太子。
    女帝临朝,大燕翻开了崭新一页。    《燕史·太宗本纪》载:太宗文皇帝,姓姜氏,讳无咎,太祖长女也,母昭敬高皇后张氏。武安十九年六月初一,太祖崩,帝遂即皇帝位。帝擅农事,以育群生;兴教化,以开民智;利兵戈,以拒强虏办实业,以富天下……德厚于天地,泽施四于海,仁哉!圣哉!
    青史之上,万民口中,皆谓燕太宗为盛世明君,千古一帝。其最令后世称道的,则是燕太宗兴办女学,以减免赋税的方式鼓励鼓励百姓送女读书,由是女子开始走出家门,出现在各行各业中。从一开始的能写汇算的账房、掌柜,到进入国家兴办的纺织等各类工厂作坊,直到参加科举出仕为官,很多女子一步步走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后世历史课本对燕太宗的评价中,总少不了“为现代男女平等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条。
    燕太宗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有她与皇夫秦王桓霆的传奇爱情,史载秦王自幼体弱多病,及长为帝所救,遂两情相许,一世白头。太宗即位后,秦王祖父镇国公遵照与武安帝的约定,上交兵权告老,太宗回头就把兵权交到了秦王手中,当时许多大臣反对,怕皇夫拥兵自重,太宗只说了一句:秦王可信。
    皇夫秦王也没有辜负太宗的信任,北拒胡虏,南征百越,西平诸番,东靖海疆,终其一生都为太宗守护江山太平。
    他们二人一生恩爱,生有二子一女,长子仁宗皇帝姜封,次子齐王桓钊,女周国公主姜瑜,因太子之位早定,固无夺位之争,仁宗和齐王兄友弟恭了一辈子,并对幼妹宠爱有加,一家子活成了天家典范。
    燕太宗还有一件事让人刮目相看,就是在她五十五虽那年,传位太子,自己退位当了太上皇。做皇帝的,一般越是到晚年越把权力紧紧抓在手中,对继任者更是疑神疑鬼,像燕太宗这么洒脱放手的,还真不多见。
    后世很多人都在研究燕太宗禅位的缘由,但一直说法纷纭,各执一词。主要是在他们看来,燕太宗实在是没有禅位的必要,她受万民爱戴,百官用户,太子也孝顺,自己身体也不错,后来寿数八十有四,哪里需要退位呢?并且她退位是真退位,朝中事从此一概不管,携皇夫游历天下,回京也不进城,常住在太宗幼年时与张皇后居住的行宫中。
    秦无咎为什么禅位?其实连即位的姜封都不是太明白,理解秦无咎的,出了桓霆,就是这次早早就醒过来的小易。
    “你是为了避免上九的出现。”小易言之凿凿。
    秦无咎点头,“久居高位,难免会自傲自得,一旦控制不好,就要走向反面,何况年岁渐长,体力精力都幽深而衰,人事适时交替,才是合乎自然的最好方式。”
    乾卦上九爻辞:亢龙有悔。物极必反,盈满则溢,一个不小心,就会有败亡之虞,秦无咎不想兢兢业业去规避亢龙有悔,她创下盛世,更愿意与桓霆一起好好享受人生,于是就只好甩锅了。
    秦无咎发现这次小易的身体凝实了不少,有点好奇,“我还没到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小易你就醒了,看着还结实了不少,是有什么奇遇吗?”
    小易撇撇嘴,“不是我说你,无咎,有时候你这个思维发散的都要拢不起来了,还奇遇,我都沉睡了还有甚奇遇。不过我现在的状况还多亏了你,你每经历一世,都做了不少为国为民的事,节度岭南,让岭南从贫乱变得富庶;创建云中坞,在梁国以医农济世,于乱世中解民于倒悬。这些都有功德反馈到你身上,也是我力量的来源。”

52书库推荐浏览: 醉千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