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如盈秋当初想象的那般火了,之后的安排自然不能落下。
没多久,盈秋就让人去将京城有名有姓的戏班全都请了过来,与人交流之后,很快就选定了一个在将故事改编成戏曲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戏班,并没有收很多钱就将这个故事卖给了对方。
戏班里面的戏曲演员几乎都是从小苦练,基本功相当扎实,在戏班班主将小说改编成了戏曲脚本之后,很快便开始排演起来,不过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已经就将这一出剧目排练得有模有样。
然后,一炮而红。
戏班吃了最大一块肉,其他相关的人自然也想要跟着蹭一碗肉汤。
盈秋对此只有欢迎的份儿,自然不会拒绝。
于是没多久,叶清秋写下的这个故事便靠着各种各样的方式红遍了大江南北。
叶清秋的笔名火了,同时积累了相当大的一批粉丝。
虽然难免有人说她写的话本没什么文采,故事主角更是充满了离经叛道的行为与思想,有辱斯文,遭到了相当大一批酸儒的抵制。
而在故事的传播途径已然脱离了文字,有了其他更接地气的传播方法的现在,无论是叶清秋还是盈秋,两人都不会将这些人的言论放在心里。
毕竟这些故事的真正受众就不是那些整天之乎者也的酸儒,而老百姓对这样的故事一直津津乐道,甚至对叶清秋的下一本小说也充满了期待。
两人不但完全没有将那些酸儒的言论放在心上,甚至还反其道而行之,在叶清秋的第二本书当中夹带了大量私货。
虽然没有作死到让主角空喊“人人平等”,但一些小细节和不经意间,乃至于一些没有明说的隐晦之处,却夹带了相当多的现代思想,以及一些不那么引人注目,但确实对如今的清朝老百姓有用的技术。
这个时代识货的人虽然少,但也不是没有。
当第一个按照小说的描述将其中的机器复制出来后,叶清秋的小说自然愈发火爆起来。
而与此同时,更多人也就注意到了盈秋书肆里面的那些“杂书”。
盈秋在京城这边的发展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几乎没有太大波折,但远在边关的胤禔,却陷入了危险之中。
除了过人的个人武力,以及非常占便宜的年龄及兄弟排序,胤禔在所有的兄弟当中其实并不算出众,不论文学朝政,又或者排兵布阵,胤禔的兄弟当中都有更加厉害的。
也因此,盈秋对胤禔此次北行其实并无太大期待,只希望他能平安归来。
胤禔也想平安归来,但是……
他抬头环视四周,整个人肉眼可见地丧了起来。
这是一个还算不错的房间,虽然比不上京城的大阿哥府,但在边关这等酷寒之地,已然是非常不错的住所。
按理,胤禔不应该不满。
如果,这个住所不是用来软禁他的牢房的话。
就在前些天,胤禔领兵出征,打败,甚至险些被敌军抓去做俘虏。若非清军将领及时将他救回,他恐怕就成了大清第一个被敌军俘虏的皇子,也将成为整个大清的笑话。
但就算胤禔被救回来了,他在军营的名声也急转直下,变得人嫌狗憎起来——
若只是差点被抓,军中官兵倒还不至于对他这般态度。毕竟胜败乃兵家常事,胤禔一个养尊处优的皇子,第一次打仗打输了虽然让那些因为他大清第一巴图鲁的名声而心怀期待的将领和士兵感到失望,却也还算正常。
恨就恨在,康熙为了自家儿子的名声,想要让另一个在战场上有功的将领给胤禔顶缸。
也即使,打败仗的名声,康熙想要甩给其他人。
消息刚传出来,胤禔就成了众矢之的。
虽然不知道康熙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但为了以后的夺嫡考虑,胤禔最好的选择自然是默认,不沾染半点儿不好的名声。
但不知怎地,胤禔从看守他的士兵口中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心里突然想到了远在京城的惠妃及福晋,然后对这个消息怎么就没办法心安理得起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青青小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