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开百货 作者:雁过寒潭 【完结】(24)

阅读记录

    说好的“十里洋场”呢?说好的四大百货呢?说好的纸醉金迷,夜夜笙歌的夜上海呢?别说他印象中的大上海南京路了,车墩影视城都比这气派呀。
    罗夏至颓丧地趴在车窗边,用力地敲了敲自己的脑袋——四大百货中,最早开业的先施百货还有好多年才会建成呢。更别提外滩的万国博览建筑群的最终形成和畸形繁华的夜上海都是一战结束后的19世纪20,30年了——“距今”还有好多年呢,他想当然些什么呢!
    阿乐可是半点都没看出他家少爷仿佛泄了气的皮球的模样,很久没有来到市中心的他兴奋地对外头指指点点。
    “少爷,你看那边,那边的跑马场旁新开了一个跑狗厅,据说可热闹了,我们要不去看看?”
    “小赤佬,发什么‘人来疯’?就知道‘白相’,什么跑马场,跑狗厅,那是好人家去的地方么?侬可不要带坏三少爷!”
    话音未落,司机老陈就在前头反驳道,吓得阿乐吐了吐舌头,也不“人来疯”了,乖乖地坐在副驾驶座位上再不说话。
    原来那黄土翻飞的地方就是大名鼎鼎的跑马厅啊……
    在罗夏至的印象中,那片地方在百年后的未来,是闹中取静的人民公园,夏天菡萏盛开,秋日桂子飘香,乃是沪上名胜之一。罗夏至自然也曾经去过,还在里头的湖心亭吃过点心。
    这边罗夏至还在感叹人事两非,这边车子已经停在了一家商店的门口。年过半百的胡掌柜带着十几个伙计站在门口,见到罗夏至步下轿车,恭敬地齐齐鞠躬。
    手上拿着文明帽走进这间还算宽敞,但绝对和现代搭不上边的木质结构堂屋。闻着南北货特有的,掺杂这腊味,干货味道的空气,罗夏至眯起眼睛,迎上了掌柜期待中带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神色的目光。
    “大家别管我,继续做生意吧。”
    罗夏至毕竟是学人力资源管理的“人精预备役”,猜也猜出这掌柜的心思——衔着金汤匙出生的好命大少爷,不通庶务,不谙世事,千万别来瞎搞事!
    罗夏至吩咐阿乐端来一把椅子,就放在柜台后面。坐下后,端起从伙计奉上的茶水小口地啜了起来。
    胡掌柜和几个柜上的大伙计面面相觑,猜不出这为东家想要干什么。最后掌柜大手一挥,大家便各归各位开始忙碌了起来。
    他们来的时间刚好是午后,明明现下非年非节,店堂里的客人却不少,让罗夏至稍感意外。
    罗夏至趁机打量起了店堂的布局和人流。
    这间铺子位置很是不错,临近公共租界的巡捕房,安全方面没有问题。出门就是一个十字路口,往来人流如织,其中十有五六会进店来瞧瞧。
    这铺子除了售卖南北方食品,还出卖一些苏州扬州的精品绸缎丝帕和北方的尼龙毛线,应该是沾了他们罗家商行的光。听说这时候的商行还接受私人定制运货,就是后世所谓的“代购”了。
    他坐着看了差不多一个小时,那些伙计们一开始还有些拘束,到后来也就习惯了,大大方方地做生意来。
    他们哪里知道,身为现代人的罗夏至有多么吃惊——从他坐下看到现在,这一小时差不多做了七八笔生意,不可谓不好。但是每一笔生意都堪称“耗时长久”!平均每笔生意都要谈个十分钟以上。有时候三四个伙计同时接待客户,整个店堂里就像是在吵架。
    他见过做生意讨价还价的,没见过每笔都讨价还价的,而且明明是相同的货物,最终交易的价格不同就算了,就连开价都不相同。那掌柜和伙计们的眼睛就像是装了X光,只要那客人前脚刚踏进店门,他们就能把他揣摩个遍,然后便是一场漫天要价和就地还钱。
    就这一包二两的杭州龙井,三个客人居然卖出了三个不同的价格。
    “阿乐,你们买东西都是这样么?”
    罗夏至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拉着阿乐轻声问道。
    “是呀,买东西不就是这样嘛。”
    阿乐理所应当地说道。
    “就没有店铺卖‘一口价’的东西么?”

52书库推荐浏览: 雁过寒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