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 作者:青云上 【完结】(332)

阅读记录

    李太妃又摇头,“一个侧妃换亲王,南安王也不傻,他要是不肯换,我们岂不是白费功夫。把二人都送去,让南安王自己选。你们都是国之栋梁,想的都是大事,这等妇人之间的小伎俩,我来定。”
    皇帝看了一眼大臣们,“众位爱卿还有何更好的办法?”
    大伙儿都不说话了,有好办法不早就说出来了。
    皇帝坐回了龙椅上,“若无异议,就照母妃的办法去办。”
    李太妃看向那几位即将要走的臣子,“换人的事儿,是我的主意,你们要记住了。”
    皇帝明白李太妃的意思,把两个女人压到阵前,毕竟有些不体面,传出去了,满朝文武都丢脸。
    皇帝笑着对李太妃道,“母妃不必多虑,阵前换俘虏,历来有之,既是俘虏,也就不分男女了。”
    李太妃看向皇帝,“多谢陛下成全。”
    说完,她又一阵风一样走了。
    河间省省府,李家收到李太妃的消息,立刻准备送人上京城。李太妃的意思,把魏氏送过来就行。但元宝和刘悦兰都小,自然离不开亲娘,也只能跟着一起去。李大太太想着刘悦薇和李太妃年轻时长得像,把她也塞了进去,剩下的刘悦妍和刘悦蓁,留在这边等消息。
    李家行动快,晌午接到了消息,吃了饭就出发了。刘悦薇还来不及和郑颂贤告别,就坐上了李家的车走了。
    但家里仆人机灵,三奶奶收拾东西时,就有人去通知三爷。
    李家马车里因为拉着魏氏娘儿几个,不敢走的太快。郑颂贤平日都是骑着毛豆,今日借了同窗的马匹,一路飞奔,才出了城门口没多远,就追上了队伍。
    李家来送人的是李家二老爷的次子李三爷,年纪和闫庆才差不多大,因为科举无望,就留在家里打理杂事。李三爷也不是不通人情,立刻停了下来。
    刘悦薇一把撩开窗户帘子,“三哥,你怎么来了?”
    郑颂贤满眼担心,“娘子,我跟你们一起去吧。”
    刘悦薇摇头,“三哥,你要读书呢。”
    郑颂贤也摇头,“这是大事,你们一群妇道人家去了不方便,我虽然办不了大事,跑跑腿还是可以的。”
    刘悦薇又道,“可是,三哥你连件换洗衣裳都没带。”
    郑颂贤笑,“不防事,我不挑剔,路上有成衣铺子,给我先买也行。”
    魏氏当机立断,“二丫头,让贤哥儿跟着一起去。”
    正说着呢,远处聿竹骑着一匹马飞奔而来,手里提着两个大包袱,“三爷,三爷,我给您带了行礼过来。”
    郑颂贤十分高兴,“这下好了,都齐全了。”
    李三爷见他们说定了,立刻让队伍再次发动起来。
    刘家人跟着李家人北上,杜氏和许氏这一对婆媳被那几个将军们压着一路南下。婆媳两个被关在一个囚车里,车跑的又快,一路颠婆,肠子都要颠簸出来了。
    李太妃让人把许氏送来,目的就是为了让敌营内部混乱。许知府到时候就要两难了,他女儿是世子爷正妃,但现在一个孩子都没有。他妹妹是南安王侧妃,儿子都好大了。他支持哪一个,好像都是错误的选择。
    魏氏为了早日确认身份,催着李三爷加快速度。又怕两个孩子颠簸的厉害,她在车里面垫了厚厚的棉褥子,这样每天也能多赶一段路。
    不到二十天的功夫,一行人就到了京城。
    在城门口,李三爷让大家都下了车,接受城门卫的检查后才能进。娘儿几个看到巍峨的城墙,心里多了一分谨慎和敬意。
    郑颂贤抬头看城墙上的砖块,心里忽然激荡万千。
    这里,是天下读书人向往的地方。只有到了这里,寒窗十余载的辛苦才能有回报,自己心里的壮志凌云才能有机会实现。希望此生,他也能通过考试再次回到这里,上金銮殿、游长安街、赴琼林宴。
    刘悦薇拉了拉他的袖子,“三哥,别傻站着,咱们进去吧。”
    郑颂贤回过神,立刻伸手护住她,这城门口人多,别让人冲撞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青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