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太太高兴地拉着刘悦妍姐妹的手道,“好,好,真好,太妃娘娘这回得偿所愿了。你们一家子骨肉团聚,早些去吧,不用惦记我们。”
刘文谦快到河间省官道时让人提前送回了消息,刘悦妍收拾好了行礼就在路口等着,郑颂仁夫妇和李家管事也来相送。
一行人在路口等了近三个时辰,刘文谦的车驾终于来了。
姐妹两个一起扑了上去,“爹,爹。”
刘文谦一把抱住两个女儿,哽咽了一声,“爹来接你们了。”
刘悦妍哭着把他全身打量一遍,“爹,您受苦了。”
刘悦蓁抱着她爹的腿只晓得哭,刘文谦摸了摸她的头,“别哭,爹好好的呢。”
郑颂仁夫妻上前行礼,“见过叔叔。”
李家管事直接跪下磕头行大礼,“奴才见过王爷,老太太让奴才传话,王爷不必在此停留,带上两位郡主即刻上京,早日认祖归宗。来日若有缘,京城再会。”
刘文谦点头,“替我传话,多谢舅母替我照看妻儿,来日舅母去京城,我再去给她老人家请安。”
说过了场面话,李家管事又送上了厚厚的仪程,刘文谦也没拒绝,李家管事送过东西就走了,并不打扰他们。
刘文谦看了眼郑颂仁,“仁哥儿,你在这里好生当差,得空回去看看你爹娘。”
郑颂仁躬身,“多谢叔叔教诲,叔叔此去京城,山高水远,还请您和婶子保重身体。”
刘文谦拍了拍他的肩膀,“仁哥儿,若是可以,你再去读几年书吧,小吏又不能做一辈子。要是能考个举人,不论名次,往后前程也能好一些。”
郑颂仁抬头看了他一眼,立刻又躬身道,“侄儿多谢叔叔提点。”
刘文谦道,“我走了,你多保重。”
说罢,他又上了车,把两个女儿和女婿以及外孙都叫进了自己的车。
郑颂仁和唐氏恭敬地站在路口目送,直等到车驾走的看不见了,才打道回府。
刘文谦的车比魏氏的还大,他仔细看了看两个女儿,又摸了摸外孙的头,“因着我的事,让你们都受苦了。”
刘悦妍摇头,“爹,我们整日有吃有喝的,爹一个人在敌营受苦,我们日日忧心。”
刘文谦安慰女儿们,“别担心,都好了。”
说完,他看向闫庆才,心里暗自思量这个女婿以后的事情。
队伍的最后面有辆车,里面坐了汪彩凤和上官家兄妹。
汪彩凤叮嘱他们兄妹,“你们记住了,等去了京城,我还跟着表妹。现在表妹是郡主了,咱们都要改口,要恭敬。”
上官灵犀点头,“娘子放心,郡主但有吩咐,我肯定不说二话。”
巧巧担忧地看着她,“嫂子,你怎么样了?身子能受得住吗?”
汪彩凤摇头,“妹妹别担心,我无妨,这车上铺了厚褥子,这孩子结实的很。”
一行人马不停蹄往京城赶,刘悦妍担心汪彩凤的身体,最后拨了两个人在后面看护她们,其余人加快速度,十天的功夫,就到了京城。
刘文谦的车驾按例也要接受检车,守门的第一次见到诚亲王的车,省去了检查,立刻放行。刘文谦仍旧让人仔细查看了一番,他才从敌营回来,不能给人留下话柄。
等检查完了,车驾放慢了速度,直奔诚亲王府。刘悦蓁忍不住先开了帘子,“爹,外头人真多呀,好多铺子。”
刘悦妍打掉她的手,“快别看了,头一回回来,多少人都盯着咱们家呢,要守规矩。”
刘悦蓁赶紧坐好了。
那头,魏氏已经得到了消息,带着两女一儿,在二门口迎接。郑颂贤前两日在李七爷的带领下,已经去国子监报到读书去了。他身上有两个案首,又是新封长乐郡主的夫婿,国子监祭酒见他一表人才,很高兴地收下了这个学生。
到了诚亲王府大门口,刘文谦带着两个女儿下了车。他站在门口有些踟蹰不前,方长史带着长史司的人过来磕头行礼。
52书库推荐浏览: 青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