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魏氏气得肝疼,刘悦蓁笑眯眯地回了屋子。
魏氏一封信写到镐京,跟二女儿告状。
刘悦薇笑得直打嗝,郑颂贤见到信也觉得陆二郎没怀好意,“娘子,都是男人,我还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定是想先用什么结义兄弟的名分靠近三妹妹,以后好见机行事。”
刘悦薇斜睨了他一眼,“三哥,难得陆二郎肯花这样的心思,他又没逼着三妹妹这会子就嫁给他。诶,三哥你都从来没花过这样的心思来哄我。”
郑颂贤闻言放下了茶盏,起身走到她面前,双手背在身后,俯下身来,似笑非笑地看着她,“娘子,你喜欢这样玩吗?”
刘悦薇放下信,把自己的手举起来看了看,摸了摸自己的指甲,“我不知道呀,就是觉得新奇。”
郑颂贤也伸手摸了摸她的指甲,“我觉得这样不好玩,我带娘子玩好玩的吧。”
说完,他二话不说,伸手抱起她,转身放在后面的床上,撩起自己的官袍,欺身而上。
刘悦薇推他,“你起开,跟个土匪似的!”
郑颂贤伸手就往下,一边轻轻抚弄一边道,“那陆铭原来在边关就跟个土匪似的,整日和人打架。我原不过是个书生,论打架比不过他,但娘子怎么能忘了我的本事。”
刘悦薇听他提起“本事”,顿时红了脸。
等到了动情之处,郑颂贤狠狠地问她,“娘子,你喜不喜欢这样玩?”
刘悦薇狠狠咬了他一口,他倒吸一口气。
夫妻两个闹了一场,又一起笑了半天。
刘悦薇给魏氏回信,劝她莫要生气,三妹妹看似疯癫,其实心里都有数,陆铭看似无礼,实则是个用心之人。
送过了信,刘悦薇起了出游的心思。她来了这么久,还没有正儿八经去逛过这边的市井小街呢。
赶住郑颂贤休沐日,他把手上的活儿都推了,专门陪妻儿出门玩耍。
沛哥儿十分高兴,连早饭都要在外面吃。
一家三口换上了普通的衣裳,只带了两个侍卫和两个随从,再加上云锦和云绡二人。
一出大门,只见大街上来来往往行人络绎不绝。镐京城的人日子并不像京城人那么忙碌,连脚步似乎都更悠闲一些。
街巷两边的早食店早就开门了,食客们或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比一比谁的泡馍撕得大小更均匀,或是比一比谁的肉夹馍里头的肉更正宗、汤更香,再或者比一百谁的裤带面更宽。
在镐京,面食是主打。刘悦薇刚开始有些不习惯,现在也渐渐不再拒绝一天一到两顿面食。
夫妻两个拉着儿子的手,悠闲地往前走。有认出知府大人的,赶紧行礼,郑颂贤只是微笑着点头示意,让大家莫要多礼,只管吃饭。
沛哥儿吸了一路的香气,肚子早就饿了,自己挑了一家门脸很大的早食店。
这家店子大的原因是品种齐全,刚才一路走过来的早饭种类,他家都有。
没多大功夫,一家三口面前的桌子上堆了好几样镐京特色早饭,每样都不多,一家三口绝对是吃不完的。
沛哥儿学着外头那些老头子的模样,拿了块馍,一点点撕碎了,放在羊肉汤里泡着,还要和爹娘比谁撕得好。
吃过了几口羊肉泡馍,又是两种面,刘悦薇各尝了一筷子。等到了那一大碗油茶麻花,刘悦薇有些不知所措。这把麻花泡在油茶里的吃法,她还是吃不下去,只能看着沛哥儿高兴地捞出两个麻花吃。
郑颂贤一边吃一边照顾妻儿。
刘悦薇又想起原来在青州时,郑颂贤陪她去吴家面馆吃烧饼的事儿。还有刚成亲时,他起个大老早去给她买饼吃。
刘悦薇给郑颂贤盛了一碗粥,“三哥,喝完粥吧,再吃两个小蒸包。吃这个,我才感觉是在吃早饭。”
郑颂贤笑,“娘子没去过这边的乡下,我去过几户老农家里,他们就用大碗的臊子面招待我,那面味道真不错,就是有些辣。秦西省的百姓,每顿饭能痛痛快快吃一碗面,那才叫爽快呢。”
52书库推荐浏览: 青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