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顾员外之所以能和身在兵部的贾敬相交莫逆, 乃是因为其本身好黄老, 而贾敬好道。
虽然黄老学派和道家不是一回事, 也算是同出一源。
两人虽是偶然遇见, 但聊几句之后,便有些相见恨晚。
说起来,这还是贾敬两辈子里唯一一个不参杂丝毫利益的朋友, 贾敬待他,更是不同寻常。
再说贾代化看着儿媳妇喂孙子,玉娘喂一口,孙子就吃一口,又乖又巧,小嘴嘟囔,可爱极了。
他看得眼热,也想喂喂,却又不好跟儿媳妇提,不免埋怨贾敬没有眼色,看不出他想喂孙子了。
正纠结间,忽见大管家赖二一脸严肃地匆匆而入。
“老爷,大爷,后街孜大爷没了。”
整个花厅当时就是一静,所有人都担忧地看向贾代化。
过了许久,贾代化叹了一声:“病榻上挣扎了那么久,也是难为这孩子了。走了也好,走了也好。”
但他却一下子就显得苍老了。
这孜大爷名叫贾孜,原是贾代化同母弟弟贾代柯的独子,论年岁比贾敬还要长上三岁。
只是,贾代柯出生的时候,太_祖打了败仗,正领着部众撤退。
母亲李氏再怎么精心照看,也还是让小儿子见了风,落了个体弱的毛病。
好不容易,贾代柯长大成人,李氏给他选了个出身不高,但性子温柔有耐心的媳妇儿。
两人成亲后倒是相敬如宾,十分的相得,只子嗣上艰难了点儿。
但那时候,贾代化成日里领兵打仗,常年不在家,与许氏也没有子嗣,贾代柯夫妇的压力也就不是那么大。
后来,终于是有了个儿子,却不想,却是生下来身体就不好,还不会吃饭,就先会吃药。
这孩子就是贾孜了。
等贾孜长到三岁出头,贾代柯便一命呜呼了,留下夫人王氏和儿子相依为命。
贾代化一向怜惜这个弟弟命苦,先是主张办了个族学,叫贾代柯掌管,好有借口多贴补贴补弟弟。
不想,弟弟去的早,倒是便宜了贾代善那个庶弟贾代儒。
后来,弟弟没了,贾代化更是叫许氏多照顾弟弟的遗孀与幼子。
不说逢年过节,便是平常也时时送些吃的用的,笔墨纸砚,还有新制的书什么的。
却不想,这贾孜比他爹更短命,儿子贾琩刚刚周岁,他就去了。
许氏用帕子抹了抹泪,劝道:“孜儿好歹还留了个后,咱们往后,待琩哥儿要更尽心才是。”
贾代化点了点头,吩咐贾敬:“他们孤儿寡母的,难保没个主意。你先过去看看,明儿再到兵部告几天假,好歹把你哥哥的丧事办了。”
“是。”贾敬应了,迟疑了一下,问道,“备多少丧银合适?”
若是普通族人,贾敬自己也就做主了。但他知晓贾孜在贾代化心里格外不同,也就多问了一句,不拘花多少钱,好歹让老人家心里好受些。
贾代化道:“你到帐上,支二百两银子。”
顿了顿,他又吩咐赖二,“明儿你就出去,寻摸个好的棺木。”
二百两,是普通族人丧银的四倍了。
又叫赖二单独寻摸棺木,也就是说,棺木钱是另算的。
贾敬与赖二都没有二话,应了一声,便各自去了。
许氏虽觉得给的太多,但见贾代化这个样子,她也就把这点儿不舒服压了下去,劝着贾代化回去歇息。
玉娘也道:“老爷太太都回去歇着吧,那边有大爷看着,出不了岔子的。”
“是啊,”许氏也道,“明日敬儿和敬儿他媳妇儿都有的忙呢,珍哥儿还得靠咱们这两把老骨头带着。你要是没精神,看你孙子依你不依?”
提起孙儿,贾代化总算是打起了精神,露出了笑模样:“好,听你们的。”
又叫奶娘把大哥儿抱过去,好生亲香了一番,这才恋恋不舍的同孙儿做别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松影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