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的让人觉得小家子气。
说到小家子气,蓝嬷嬷就想叹气。
她就不明白了,吴侧妃虽然出身不高,但好歹也做了这么多年的王府侧妃了,膝下有两个儿子,底气应该很足了才对。
可是,无论是以往面对王妃时的张牙舞爪,还是如今面对王侧妃时的含酸妒忌,真是把她骨子里那股酸气暴露的淋漓尽致。
也怪不得人家王妃从来就没把这位当成过正经对手了。
吴侧妃有些讪讪,显然她自己也知道说这样的话不大气。
可是,只要想到王氏进府前一日送来的嫁妆,还有王家每到年节时送给王爷、王妃还有那王氏的种种厚礼,她就忍不住心里的妒忌。
在这之中,她还有一重隐秘的心思:她也是王府正儿八经的侧妃,又是王爷长子的母亲,王家往王府送礼,竟然略过了她,真是岂有此理!
幸好她这些想法只是自己想想,没叫别人知晓。
否则,真是要让人笑掉大牙了。
蓝嬷嬷见她也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就不再多提,只是叮嘱道:“主子日后可切莫再如此了,不然沪哥儿脸上也无光。”
儿子就是吴侧妃的软肋,吴侧妃一听会影响到儿子,立时心中一凛,这回是真的警醒了。
******
凤姐儿也没想到,她有朝一日,会收到姑母贾王氏的拜贴。
也不怪她惊讶,实在是前世里,贾王氏给她的印象一向都是高高在上,连让她管家都似是施舍一般。
在凤姐儿看来:贾王氏在那样算计了她,又被拆穿之后,两人之间虽没有彻底撕破脸,也不该再有来往才对。
她有些玩味儿地捏着贾王氏的帖子:看来,她对这好姑母的了解,还不够深呀。
见她一直拿着那张帖子翻来覆去的看,喜儿心生好奇:“姑娘,这张帖子有什么不对吗?”
凤姐儿笑道:“帖子没什么不对,投贴的人却是大大的不对。”
“那姑娘还要见她吗?”
凤姐儿笑了笑,没说见,也没说不见,而是转头对陆嬷嬷道:“嬷嬷明儿个回家一趟,问问婶子,荣国府是不是出了什么变故了?”
她记得,就在她嫁人不久,贾琏就娶了甄家的女儿为妻。
只怕这位甄氏夫人,不会像她上辈子一样傻,随王夫人糊弄吧?
陆嬷嬷应了,当下就先叫人回王家传了话。
等到第二天,她到王妃那里领了对牌出了王府,等到天黑才回来。
“怎么样,怎么样?”凤姐儿一叠声的问,声音颇有些急切。
这王府规矩是规矩,却难免少了些乐趣。
如今眼见得是有贾王氏的笑话可看,凤姐儿可不是就迫不及待了?
凤姐儿猜得半点儿不错,可不就是贾王氏的笑话?
陆嬷嬷喝了口水,徐徐道来:“荣国府那位琏二奶奶,可真是厉害,连那府里的老太君,如今也要退避三舍呢!”
听见“琏二奶奶”的称呼,凤姐儿一阵恍惚,然后才自嘲一笑:如今,这琏二奶奶可是另有其人了。
好在屋里的丫鬟都专注地听陆嬷嬷转述八卦,没有人察觉凤姐儿一瞬间的异样。
却说那甄氏嫁过来不久,就借着贾王氏假惺惺地要把管家权还给大房的机会,不但要来了管家权,还逼得贾王氏不得不把库房的钥匙都给了她。
凤姐儿当初也是从贾王氏手里接手过账目的,自然知晓里面的猫腻不少。
只凤姐儿会顾忌着与贾王氏同出一族,贾王氏还是长辈,帮她抹平了。
那甄氏可没这份儿菩萨心肠。
甄氏在娘家的时候,显然是学过管家理帐的,对里面的弯弯绕绕清楚得很。
不过接手了几日,便查出了好几处亏空,还有好几处账目与库存对不上号的。
她也是个聪明人,进了府之后也知道奉承着正经的婆婆婆母。
52书库推荐浏览: 松影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