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林如海还要再吸取上辈子的经验,在跳出泥潭的基础上,坚决不再提前上六皇子的船了。
他算是看明白了,再大的从龙之功,也没有做纯臣保险。
这一回,他林如海就要做个纯臣,龙椅上做的是谁,他就忠于谁了。
至于二日争辉那几年,他就提前谋个外任,到那偏远一点儿的地方先躲几年。
诶,对了,阎罗王不是说了吗,他要想积德行善,求神拜佛,捐香火钱是没有用的。
若是他到那些偏远地区执政一方,造福百姓,不知算不算得上是功德?
就算不算功德,也比窝在京城勾心斗角来得充实自在。
而唯一可虑的,便是他们夫妻的身体。
他如今还好些,贾敏的身体若是不好好调养,很难经得起长途奔波。
林如海想了想,还是决定和贾敏商议一下。
他家里没有长辈,很多事情都是夫妻二人商量着来的。
且贾敏自幼得贾代善教导,心胸见识,也不是一般闺阁女子可比的。
但林如海却想不到,这一商量,还有意外之喜。
事情是这样的:
虽然贾敏同意了林如海过继的提议,也明白他们夫妻的身体,实在是不适合再于“子嗣”一事上执拗了。
但她到底是个女人,有那个时代女人的共性。
虽然在林如海面前不曾露出来,可私下里,她却觉得自己不能让丈夫有个亲生的骨血,十分对不住丈夫。
也是因此郁结于胸,已经调理了几个月了,贾敏的身体非但没见好,脸色反而更苍白了。
但这事儿她是压在心里,自己折磨自己的,连王妈妈都没说,林如海自然也不知道她还是没想开。
如今,林如海来和贾敏商量自己的前程和对未来的规划。
贾敏发现,实现这些最大的绊脚石居然是自己的身体。这让她一下子就惊醒了。
——丈夫都放开了心怀,一心投入事业了,作为一个贤内助,她居然在该和丈夫保持一致的时候彷徨了。
这真是太不应该了!
俗话说的好,养恩大于生恩。
他们夫妻若是过继一个年纪小的好孩子,好生教养,和亲生的一样疼爱,他还能不孝顺?
若真是个白眼狼,世人能戳断他的脊梁骨!
再者说,嗣子不算亲子,嗣孙却是亲孙。
大不了就让那孩子早点儿娶妻生子,让他们夫妻早点儿抱上孙子也是一样的。
这厢贾敏想通了之后,调养身体的药膳就渐渐起了效果了。
林如海虽不知道这中间的曲折,但见贾敏精神好了,并积极的出门和各府的太太交际,他自然是十分欣慰的。
果然,人还是要找点儿事干。一旦忙起来,就会少了许多矫情的念头。 通判一职官位不高, 权利却重。
比如扬州府的通判,便掌握着整个扬州的漕运、水利。
林如海这个通判,就是圣人放在扬州的一只眼睛。
如今,这只眼睛不想干了, 总得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幸好如今诸子夺嫡还不算太激烈, 圣人从容地掌握着朝堂, 对于下头的臣子, 特别是忠心于他的臣子,很是宽容。
圣人在江南的眼睛不止林如海一个,林如海昏迷数日的事也不是什么秘密, 早在林如海醒过来之前, 就已经被扬州织造以密折的形式传回了京中。
对此, 如今的林如海是心知肚明。
他先是上了折子给老圣人诉苦, 说自己的身体实在是撑不住了, 扬州通判这样的要职, 还是需要一个精力旺盛的人来担任, 以免误了圣人的大事。
然后就是请罪, 他昏迷了这几天,漕帮那边没人看着, 着实出了不少乱子。
他表示臣精力不济, 只能勉强处理。
实际上, 不是林如海不肯好好处理, 而是漕帮这个组织, 牵扯的太多, 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52书库推荐浏览: 松影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