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接上了! 贾赦的任命很快就下来了。
他也不耽搁, 接到任命之后,就拜访了各家亲友,向人家辞行。
然后,又拜托了贾珍帮忙看守宅院, 一家子就带着早已收拾好的行礼, 还有贾赦从军中选出来的二百亲卫, 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送走了贾赦, 贾珍看着新换上的敕造荣候府的牌匾,若有所思。
——或许,他们家的匾额也该换一换了?
虽然当今圣人比较顾念老臣, 对他们这些一直支持他的勋贵也很是宽仁。但从贾赦一请旨, 圣人就马上批准了这一点儿就可以看出来, 圣人还是比较喜欢有规矩的。
说干就干。
正好他才守完了父孝, 刚刚归朝, 这会儿请求改制, 也算是合情合理。
于是, 半个月后, “敕造宁国府”的匾额也换了下来,被贾珍和荣国府的那一块儿一起供到了祠堂, 取而代之的, 是名副其实的一等威烈将军府。
京城从来就不缺聪明人, 荣宁二府先后请旨改制的事情, 也不是什么秘密。
许多勋贵见了, 心中都自有思量。
最先行动的是镇国公牛家, 人家虽然比贾珍辈分长,但却能屈能伸,丝毫也不拿大, 现任的当家人亲自登门拜访贾珍。
两人在贾珍的书房喝了两个时辰的茶之后,镇国公府的当家人一脸惬意地告辞了。
第二天,他就上书给圣人,也没拐弯抹角,就是请求改制。
跟前两次一样,圣人很痛快地就批了。
都说事不过三,这榜样已经树立了三个了,大家伙儿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们只恨自己不够机灵,没有想在前边,让荣宁二府抢了先。
京城这块儿地儿上混的,谁也不傻,都明白虽然圣人表面上没有嘉奖,但心里必定记着了贾家的好,日后袭爵的时候,圣人定然是会找补回来的。
但他们却不知晓,贾赦只想着日后贾政再作死,圣人不要迁怒到他头上就好了。
至于再多的,那是真不敢再想了。
******
京城这边的变化,林如海暂时还不知道。
他接到贾赦的来信的时候,还在心里惊异了一下:他那自来惫懒的舅兄,竟然也有这种魄力?
不过,这是好事。
贾赦可是贾敏的亲兄弟,他上进了,两家正可守望相助。
因此,对于贾赦在信里请求他为贾瑚安排学业之事,他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贾瑚今年虽然才十二岁,但已经有了秀才的功名。
林如海的意思,是让贾瑚先跟着林瑛的老师学,等中了举人,他就亲自来教。
对这样的安排,无论是贾赦夫妇,还是贾瑚本人,都求之不得。
——贾瑚若是要跟着林瑛的老师求学,必然是要住在林如海家里的,林如海平日里有空,自然会指点他一二。
能得到一个探花郎、还是一个精通官场哲学的探花郎的指点,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福分。
因着林如海远在太原,无法为贾赦接风,便手书一封给师兄王琦,请他照顾贾赦一二。
王琦一听是林如海的舅兄来了,自然乐意示个好。
毕竟,交趾这种地方,不比中原,若是治军的和治政的不和,是很容易弄出大乱子的。
这也是为何圣人会允许贾赦这个林如海的亲戚到胶州来的原因。
贾赦离开京城没多久,北边出征瓦剌的大军也收好了尾,得了旨意回返京城了。
王子腾也是其中的一员。
和贾赦的惫懒不上进不同,王子腾从小就有志气,长大了之后更是野心勃勃。他这样的人,自然是不会允许自己不上进的。
他从小就文武兼修,这次出征之前,他谋得的职位虽然不高,但在战争的过程中却是大放异彩,立下了许多功劳。
他又会做人,这次上报的功劳簿上,他的名字被写的十分靠前,连圣人都注意到了他。
52书库推荐浏览: 松影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