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他意味深长地一笑:“等再过些日子,这翡翠的地位,可就不比软玉低了。”
作者有话要说: 吐个槽:昨天晚上,我码完字后闲的无聊,干了件现在想想,就像穿回去抽死当时的我的蠢事!
事情是这样的:我喜欢逛贴吧嘛,而且还是杂食动物,什么都看一点儿的那种。昨天翻开首页,见有人讨论宋朝的,就点了进去。
然后,就看见两方人在撕逼骂战,一方说挫宋,另一方就列举宋朝的几位明君。
然后不知怎么的,就有人拉踩隋炀帝,把隋炀帝说的一文不值。
因为我最近看中国通史正好看到隋唐部分嘛,就忍不住说了句公道话:隋炀帝最大的错误就是做事太急了,恨不得把一百年的事十年做完,所以他就杯具了。如果理智一点儿评价他,应该是毁誉参半。
然后,我这一条回复就捅了两个人的肺管子,他们开始疯狂的DISS隋炀帝,把他所有的功劳全部抹杀。不是推给他爹,就是推给武则天。反正在他们嘴里,杨广就该被钉在耻辱柱上,永远也下不来!
他们不肯承认杨坚实施科举制之后,杨广也大力推广,是因为杨广也知道世家的危害,反正翻来覆去科举制就是杨坚一个人的功劳,杨广没那个眼光;
然后,另一个人就说了:科举制对打击世家没什么作用,真正打残了世家的,是武则天。要不是武则天重用酷吏,把世家给杀光了,科举制有什么作用?
到这个时候,我还在犯傻,就回了一句:我承认女帝的方法虽然简单粗暴,但很有效。可是,这种方式也是有很大风险的。如果她当时清理的不够干净,她的继任者又并不强势,必然会迎来死灰复燃的世家的反扑。这个可以参考明朝的文官集团,在被朱元璋和朱棣压制了两朝之后,中后期反扑的有多厉害?
这个人可能是在这点儿上说不过我了,就拐回去DISS杨广。
我:……
我才发现:我真傻!真的!这些人就是为了黑而黑。对他们来说,承认别人也有优点太难了!
这时候,有个吧友劝我,别搭理他们,跟他们说不清楚,我就顺势退了。
我发誓:以后再也不干这傻事了,浪费时间! 因着从前和王琦一块儿打下的底子, 林如海虽然做了布政使,要管整个交趾的政务,但实际上,却比他刚做太原知府的时候, 清闲的多了。
这人一清闲, 就想搞点儿娱乐, 林如海也不例外。
只不过, 他不单单是想自己乐,还想带着大家一块儿乐乐。
想当年,在山西太原的时候, 他就曾借助当地的文化与名胜古迹, 写信让自己的同窗、同僚和好友们帮忙鼓吹, 吸引了一大批的文人墨客、富贵闲人。
据他了解, 直到现在, 每年前往山西游玩儿的人, 仍不在少数。
但交趾这边不比山西, 虽然从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 便在这里设置了交趾郡,但自古以来, 都是蛮夷之所。
在中原王朝不够强硬的时候, 这块儿地儿就会脱离自立。
当然, 那个时候, 中原自顾不暇, 也不是太想要它就是了。
这也就意味着, 交趾没有什么可以吸引中原人的文化,想让那些文人墨客们花费金钱和精力到这里来游玩儿,不大可能。
但这么多年以来, 林如海已经习惯了,没有条件,那就创造条件!
这边虽然偏僻,但在历史上也是出现过几个政权的。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秦汉时期的赵佗。
而且,当年跟随赵佗来到南越的秦军,大部分都是葬身在了这里。
林如海有了主意之后,就派人四处打探,终于找到了当年众多秦军的埋骨之地。
这些秦人虽然在南越娶妻生子,安家落户了,但到底还是思念家乡。
因此,他们死后,大多数都选择了统一的埋骨之所,北望咸阳。
也幸好越地自古就地广人稀,这块儿墓地虽然早已残破不堪,墓碑也被天灾或是野兽破坏了许多,但却并没有人为的损伤。
52书库推荐浏览: 松影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