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儿子有些恼了, 薛端连忙转移话题, 顺着儿子的八卦往下扒:“马上就要举行乡试了, 那纪和不是个秀才吗?怎么不好好在家苦读, 准备考举人?”
“这谁知道?”薛蟠幸灾乐祸地笑道, “反正今年的乡试,他是一定参加不成了。”
科举可是要看脸的, 就纪和那调色盘似的脸, 还有断了的鼻梁, 就算有好大夫医治, 没个半年也别想复原。
而今年的乡试, 可是再有两个月就要开始了。
纪和如何, 薛端并不在意,听完了八卦,就叮嘱儿子:“那纪和到底是楼家的亲戚, 你切不可在外嘲笑他,以免伤了亲戚家的和气。”
生意人讲究和气生财,既然和楼家做了亲,薛端在脸面上一向不会有什么差错的。更何况,如今楼家今非昔比,飞出去的那只雀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摇身一变,成了金凤凰了,他就更不会下楼家的脸面了。
薛蟠连忙保证:“老爷放心,儿子不会乱来的。”
两人会快就把这事抛诸脑后了,唯有宝钗心里担忧萧灵,不知她有没有受到惊吓。她正想着递个拜帖去探望一下小姐妹,薛家就先收到了萧家的拜帖。
宝钗听薛王氏说起的时候,只是略一思索,便把缘由猜了个七七八八。
——这十有八-九,是纪家找了楼家帮忙出头,萧家得了消息,忌惮大皇子,想要他们家做个中人,从中说和。
宝钗猜得半点儿不错,第二日,萧大夫人带着重礼,就亲自登门了。薛王氏虽然和强势的萧大夫人不太能说得到一块儿去,但心里也体谅她一个女人掌家不易,一向对她很是客气。
两人说了一阵闲话,萧大夫人便把话头转到了今日拜访的目的上:“说来惭愧,难得有机会和薛太太说说话,我却不得不提那些扫兴的事儿。”她脸上的愧疚十分真切,隔着桌子,薛王氏都能感受到她的诚意。
虽然知道人家上门,必然是有事的,但萧大夫人这态度,实在是令人舒心。薛王氏不觉露出笑意,略带嗔怪地说:“咱们两家一向亲近,夫人何必说这些见外的话?夫人有事,但凡我能办的,定然替夫人周全。”
当然了,若是你提的要求过分,我自然是无能为力的。
这言外之意,不需明说,双方都心知肚明。
萧大夫人感激地冲她笑了笑,叹了一声,道:“也是我家丫头不懂事,在街上遇见了纪家的小爷。双方在言语上有了冲突,我家那丫头性子急,就叫家丁把人给打了。”
这件事的始末,薛蟠早就给母亲说过了。要薛王氏说,那纪和这顿打捱得半点儿不冤,反而活该的很。她觉得,萧家的家丁,出手还是太轻了,若是这杀才敢调戏她的女儿,她简直恨不得打断他的狗腿!
但谁让纪家有一门好亲戚呢?
如今,大皇子还在江南,楼家姑娘也正得宠,萧大夫人纵然恨得牙痒痒,也不得不忍了气,捏着鼻子,托关系给人赔礼。
对此,薛王氏十分同情,言语间不觉便偏袒萧家几分:“你家姑娘才多大?小孩子家家的,沉不住气也是常有的。别的不说,就我家那个孽障,往年打人的事还少了?也就这两年,他老子卡得狠了,他才收敛一些。”
萧大夫人连忙捧了一句:“蟠哥儿大了,自然就懂得心疼爹娘了。”
薛王氏听得心里高兴,嘴上却还嫌弃:“就他?少气我几回,我就阿弥陀佛了。”
“我看蟠哥儿就好得很,他如今还小,日后自会学得更好。”
“那就借夫人吉言了。”
……
萧大夫人夸完薛蟠,又夸宝钗,直夸得薛王氏都不好意思了,主动说道:“夫人的来意,我已经明白了。夫人放心,我那亲家一家子都是明礼的人,必然不会不分青红皂白的。我这就亲写了拜帖,约好了时间,咱们三家见一面,把事情说清楚也就是了。”
见她肯帮忙,萧大夫人着实松了一口气,连忙起身道谢:“真是多谢薛太太了。”
“夫人快别多礼了。”薛王氏一把托住她的手,避开了她的礼,“咱们常来常往的,夫人如此大礼,岂不是折煞我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松影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