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找圣人抱怨。
“儿子竟是那洪水猛兽不成?问一句他们的功课,他们就吓的像兔子一样,把耳朵都竖起来了!”
“还有小十一,儿子就是问了一句膳食还可口否,他就吓得呛住了。”
“…………”
太子絮絮叨叨地向亲爹抱怨,脸上又是郁闷又是委屈的。
圣人许久没见过大儿子这般模样,心里爱得不行。
听着儿子的糗事,圣人原本是顾忌儿子的面子不想笑的,可是忍了许久,还是忍不住笑了出来。
然后,他便直面了太子充满控诉的眼睛:“父皇,儿子跟您说正经的呢,您不给儿子拿主意也就罢了,怎么还笑我?”
“咳,咳咳!”圣人也有些不好意思,有心替儿子想想法子,却也知道这种事情,没有捷径可走。
毕竟,以往的那么多年,太子待众兄弟的态度实在说不上好,这猛的一下幡然悔悟了,人家心有疑虑,也很正常。
到最后,圣人也只能安慰了儿子一番,将自己私库里的好几件珍品拿了出来,抚慰儿子受伤的心灵。
太子一脸郁闷地带着东西走了,进了东宫的书房,借着心情不好把人都打发出去之后,他才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脸。
他相信,今天的事情传出去之后,他那些糟心弟弟们会对他更加羡慕妒忌恨,更不愿意相信他是真的放下身段与他们求和。
而太子和贾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太子觉得,贾敬说的很有道理,做太子的,无论是做得好,还是做得不好,在圣人那里都讨不了好。
这样看来,不功不过便是唯一的出路了。
可是,不功不过这个度很难把握,一不小心就容易弄成平庸。
就算是把握好了,圣人也会觉得平庸。
这个时候,就需要底下那些糟心弟弟们鼎力相助了。
太子只需充分激起下头皇子们的争夺之心,再有意无意地把机会让给他们,让他们有多大风头,就出多大风头。
这样一来,众人放在太子身上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
当然了,这样做的风险也是很明显的。
那就是朝中之人见其余皇子势大,难免趋附,会让那些皇子有了与太子分庭抗礼的资本。
太子原本也是不同意这样行事的。
可贾敬却知道,当今是个十分长寿的天子,而且年纪越大,权欲心就越重。
等到十年之后,太子的不功不过就不再是缺点,而是优势。
与之相对的,那些皇子们越是声势浩大,就越是惹地圣人忌惮。
而圣人是一定会出手打压的。
当然了,这些话可不能对太子说,因为根本就解释不清楚。
他总不能告诉太子,他是重活一辈子的吧?被烧死的滋味儿可一点儿都不好受。
但不能这样说,贾敬也有别的说辞。
太子的废立关乎国本,只要太子不犯错,朝堂上就不会少了支持正统的人。
而圣人最是重颜面,若真有哪个皇子的声势盖过了太子,哪怕为了脸面,圣人也会出手打压的。
这番说辞,并不十分严谨,但太子却信了。
因为太子了解圣人。
这说起来,还有一段官司。
圣人自己就是嫡子,但却是继室的嫡子。
太_祖的原配夫人与其生下的两个儿子都在战乱中丧生了,圣人的生母虽是继室,却是太_祖登基之后册封的第一位皇后。
国朝建立以后,太_祖忙着登基,忙着册立皇后,忙着立皇后的儿子,也就是当今为太子,却把原配发妻给抛到了脑后。
但那位原配夫人家中无人在朝,继夫人的父兄却都在军中任职。再加上太_祖明显是更意属继夫人,朝堂之上自然也不会有人拿这件事自讨没趣。
可是,等到继后薨逝之后,这件事却不得不摆到台面上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松影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