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史鼐却是没有半分异色,反而说道:“太孙说的不错,把他送到广州,的确是把孙猴子送进了蟠桃园。不过,据臣所知,生食海鱼,并不会得蛊胀。”
太孙眼睛一亮,问道:“史大人也看西游记吗?”
史鼐看了圣人一眼,见圣人面含笑意,显然是不介意太孙读这些书的,便道:“臣少年时就很喜欢这部书,还有《封神榜》,臣也很喜欢。”
太孙纠结了一下,问道:“大人的先生不曾制止大人看这些闲书吗?”
史鼐笑道:“臣是勋贵子弟,本也不必靠科举晋身。因而,读书对臣来说,不过就是明白事理。因此,闲书也好,圣贤书也罢,只要把里面做人做事的道理读通了,对臣来说,都是一样的。”
太孙听得眼中异彩连连。
他这种说法,他还是头一次听说,不禁有些明白,为何皇祖父并不禁止他读闲书了。
圣人温和地摸了摸孙儿的发顶,柔声问道:“让史大人给你做夫子,好不好?”
太孙还没说话,史鼐先是一惊,“圣人,不可。”
太孙神色一垮,不满地问:“为什么?”
史鼐拱手道:“朝中宿儒甚多,二甲进士更是不知凡几。臣连个秀才都不曾考中,怎敢误人子弟?”
太孙替他不平,“可是,论起办事,他们却都及不上史大人你。”
“太孙谬赞了。”史鼐低着头。
“皇祖父。”太孙祈求地看向圣人。
“好了。”圣人一锤定音,“朕并不是让你教太孙读那些之乎者也,太孙也不缺那样的夫子。朕是想让太孙跟着你学办事。论起办差,朝中无出卿之右者,史卿就不要推辞了。”
史鼐只好应道:“臣遵旨。”
太孙露出笑意:“多谢皇祖父。”
见孙儿高兴,圣人更高兴,“既然如此,朕就加封你为太子少保。”
“多谢圣人。”
至此,史鼐又多了个一品的虚衔。
当然了,对史鼐来说,最重要的是,他又多了一份一品的俸禄。 既然这两个人选都已经得了圣人的认可, 史鼐自然是要与双方都通一下气的。
至于远在扬州的林如海那里,那就看圣人如何交代了。
严津那里,因为早已经说过了,如今得了准信, 他只需派个人去说一声就是了。倒是贾敬那里, 他需要亲自拜访一趟。
就像史鼐和严津说的那样, 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只要做好了,就是大功一件。
至于风险,这世上, 想要成事, 做什么没有风险呢?
因此, 和贾敬的接触很顺利, 两人就一些细节磋商了一番之后, 贾敬便亲自送他出来了。
贾珍亲自守在门外, 以防有人听见。书房的门一开, 贾珍便低下了头, 不想被史鼐看见自己脸上的愤恨。
——他可还记得,当年史鼐把他卖了, 还忽悠着让他帮着数钱的事呢。
只他那点儿心思, 史鼐如何看不出来?
史鼐哈哈一笑, 伸手拍了怕贾珍的肩膀, 扬长而去。
贾珍被他拍得浑身一僵, 见他走了, 一口气还没松下来,就见自家亲爹一脸恨铁不成钢地看着自己。
“老爷。”贾珍是又忐忑又委屈。
“瞅你那点儿出息!”贾敬摆了摆手,“行了, 天色也不早了,你回去吧。”
贾珍百口莫辩,委屈巴巴地回去了。
看着儿子的背影,贾敬失望地摇了摇头。
——他这个儿子,除了那张脸,哪哪都不像他。才具不足,心智不坚也就罢了,他还心胸狭隘,没有容人之量。
他心里打定了主意,这回若是去江南赴任,一定要把他据在身边,好好打磨打磨。若是他母亲再敢阻拦,别怪他不给她留颜面!
三日后的朔日大朝,圣人当堂宣布,任命严津为广州巡抚,从二品;任命贾敬为江苏按察使,正三品。命两人即可赴任,不得有误。
52书库推荐浏览: 松影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