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哒,不用多说,那就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好戏。
* * * * * *
扬州巡盐御史衙门, 林如海也在和手底下的两个幕僚议事。
“各府衙的人都还安分吗?”
吴先生道:“有您和贾大人先后打过招呼,明面上是没什么,只是暗地里嘛……”
他摇了摇头,接着说:“这些盐商已经在江南扎了根,整个江南上上下下的官员,又有几个没有收他们的孝敬?”
这是事实。
不说别人,就是林如海,他的后院里,如今还安置着两个盐商家里的干女儿呢。
这些女子,说是干女儿,其实就是买来的瘦马。她们在被盐商送给大人物做妾的时候,都会带着丰厚的嫁妆。
当然了,这时的律法,妾室无私产。那些被她们带来的嫁妆什么的,其实就是盐商们孝敬给官员们的。
是个人,他都有喜好。而这些喜好,稍加引导,就能变成他们的弱点。
这世上的人,最逃不过的有四样:钱、权、名、色。
从对人的吸引力上来说,这四样排名不分先后。
但如果得到了“权”,那“钱”和“色”就将变得唾手可得。
只是,只要利用“权”去谋取“钱”和“色”,都是在冒着损失“名”的风险。
因此,到了关键时刻,就要看这个人对“名”的在意有多深了。
当然了,以上都是理想状态下的分析。
而事实上,人活在这个世上,就不得不对世俗做出妥协。
你想要生活得自在,要么就高洁到常人难以企及的程度,让人不敢亵渎;要么就得和光同尘,让人不会排斥你。
做到前者,实在太难,古往今来总共也没几个。
于是,后者,就成了世人的首选。
这一点儿,林如海不能免俗,大多数官员也都不能免俗。
这倒不是说他们就不心怀天下,不想为百姓谋福了。
他们只是在这之前,选择了先保全自己。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林如海自被圣人点了巡盐御史的缺儿,就一直致力于在圣人和江南官场之间寻找平衡。
一方面,他得压制住江南官场往盐利上伸的手,让他们别太过分;另一方面,他还得控制着力道,该睁只眼闭只眼的时候,就不能把两只眼睛都睁大。
说白了,就是盐税要交足了圣人心里的那个量,却又不能断绝了旁人的财路。
而在这期间,他自己也不免要和光同尘一下,收下那些大小盐商们的孝敬,让他们放心。
他后院那两个瘦马,就是在赴盐商们设的宴的时候,带回来的。
而像这样的瘦马,绝对不止他家里有。
可以说,整个江南官场,但凡有点儿份量的官员,家里都有盐商们献上的干女儿。只是品相有高有低罢了。
盐商们就是靠着“财”与“色”这两样,在江南之地织成了一张网,把所有有权有势的人都网罗其间。
利益一天不绝,这张网就一天不破。
林如海在这网中挣扎数载,已有心力交瘁之感。
这巡盐御史再是肥缺儿,他也不想再做了。
可是,圣人那里却迟迟没有可以代替他的人。
原本,他以为善于理财的史鼐会是这个人选。
可是很快,他就知道不是了。
因为,史鼐实在是太抠了。
据传,银子只要经了他的手,想要再掏出来,那是千难万难!
就连圣人也不能从国库里掏出一分银子作为私用,江南的这些官员与盐商们,难道比圣人还尊贵吗?
果不其然,没几年,史鼐就升了户部尚书,品级已经超过了巡盐御史。按照外放升两级的惯例,他是彻底没可能了。
没奈何,林如海只得在这个位置上继续熬呗。
52书库推荐浏览: 松影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