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就赶过来,要帮着贾敬迎亲的一众狐朋狗友们都打趣道:“这可比上一届的探花郎俊多了!”
这一帮人,有贾敬往日的故友,有东宫当值时结识的侍卫,也有在兵部交好的同僚,个个都不到三十岁,长的也都体面端正。
等吉时一到,这一帮人个个骑上高头大马,往街面上一亮相,立马就引起了百姓的围观。
“哟,这都是哪来的后生?可真俊呐!”
“这都不知道?今个是宁国府的小侯爷迎娶指挥佥事李家千金的日子。看见没,中间那个骑红马的,胸前戴了朵大红花的那个,就是贾侯爷。”
“哎哟呵!这真是读书人说的那个什么安什么玉的。”
“是潘安宋玉。”
“管他呢,反正就是贼俊。”
“…………”
走在贾敬右边的是柳溯,听见围观百姓的议论,扭头仔仔细细地看了看贾敬,笑道:“还真是潘安宋玉复生了。”
走在贾敬右边的是李默,他的相貌很是端正,却离俊还差一截。
往日里也不觉有什么,今日听了人们的议论,他不由羡慕地摸了摸脸:“你说你是怎么长的,咋就那么好看呢?”
“呵呵!”贾敬从早上笑到现在,感觉脸都要笑僵了,“祖传的。”
李默噎了一下,但想想今天才见到的老宁国候,年近六旬,头发都白完了,都挡不住他觉得好看。
李默服气了,点了点头:“这个,还真羡慕不来。”
他心里想着:我要是从现在开始发奋,等到将来我儿子长大的时候,够不够替儿子求取宁国候家的姑娘?这要是有个臣恭这么俊的孙子……啧啧,想想就美!
因沿途有专门掐算时辰的人跟着,贾敬这一行迎亲的队伍到达李府的时候,不早也不晚,正好是张道士掐算的最佳的时辰。
李家是武将之家,没有拦着姑爷作诗的规矩,只是从亲朋好友家里招了一群属相相和的童男童女,围着贾敬要够了糖果、红包,就放他进门了。
到了李玉娘的闺房门口,贾敬自动自发地从怀里掏出了一个鸳鸯戏水的荷包,笑眯眯地塞到了小舅子的怀里。
原来,门口守着的,正是李玉娘的嫡亲弟弟李勤,今年才十岁。
李勤接过荷包,打开一看,里面装了三个笔锭如意的金果子,便笑嘻嘻地喊了一声:“姐夫!”
跟着迎亲队伍过来的大舅子李殊一噎,一巴掌招呼到小弟后脑勺上,笑骂道:“出息!”
李勤笑嘻嘻地跑了。 搞定了小舅子,这迎亲的最后一关也就过了。
屋里喜娘听见外面的动静,笑嘻嘻地就打开了门。
新娘子李玉娘穿着一身鲜红的嫁衣,由两个容貌俏丽的陪嫁丫头扶着,缓缓跨出门槛。
龙凤呈祥的盖头遮住了她的容颜,却遮不住她身上散发出的喜气。
贾敬心头一片滚烫:这就是要伴他度过这一生的女子了。
“新姑爷,别发呆了,新娘子该上轿啦!”喜娘挥舞着香喷喷的帕子,高着嗓门提醒贾敬。
围观的众人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柳溯连忙将他拽到了一边儿,给大舅子李殊让路。
李殊走到李玉娘身边,将妹妹背在背上,一路送上了花轿。
贾敬一路跟着,轿帘一落,李殊便换了副嘴脸,对贾敬道:“你要是敢欺负我妹妹,我可不管你是侯爷还是国公。”
贾敬好脾气地拱手一笑:“李兄尽管放心。”
李殊又跟着笑了:“不过是按规矩,白嘱咐你一句。你的人品,咱们一家子都放心得很。”
这又是软又是硬的,变脸的速度一点都不比整日里被武官们骂“阴险狡诈”的文官们慢。
贾敬翻身上马,领着迎亲队伍,一路吹吹打打地回到了宁国府。
新郎射轿门,新娘跨火盆,新人拜天地。
一项一项的流程都按照特定的时辰完成之后,贾敬到前厅敬了酒,便装醉逃过一劫,到了最让人激动的洞房花烛夜。
52书库推荐浏览: 松影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