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她也忍不住对哥哥和妹妹幸灾乐祸起来。
——嘻嘻,我也就只用再忍一段时日而已。待我出嫁之后……
于是,等到元芳发完了感慨,表达完了对史尚书的崇拜,回书房看兵书的时候,元家大爷和元二姑娘悄悄回来之后,却奇怪地发现:往日里必然会面对的自家妹妹(姐姐)的幽怨目光,今日竟然变成了盈盈笑意。
两人直觉地打了个寒噤,不禁面面相觑。
——这不对劲儿,很不对劲儿。
“姐姐,你……怎么了?”元二姑娘小心翼翼地问。
元婠娘笑得更加温柔了,“我没事呀,我能有什么事?”
两人再次对视一眼,这回开口的是元大爷:“妹妹不久后就要出嫁了,想不想出去玩一玩儿?”
“好啊,不知道哥哥有什么推荐的地方。”
这反应太正常了。
可就是因为太正常了,反而让元大爷心里毛毛的。
——以他大妹妹的尿性,这不应该呀。莫不是,憋着什么大招呢?
作者有话要说: 吃晚饭的时候才反应过来,今天过年了。
大家留个评论呗,让作者菌发个红包,大家一起高兴高兴。 茜香国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 圣人便命钦天监尽快测算吉日,又命礼部和内务府准备太孙大婚事宜。
“一切规制,以太子之礼为准。”
虽然太孙与太子都是储君,但太孙毕竟是太子的儿子。按理说, 太孙大婚的规制应该是低于太子而高于众皇子的。
圣人下这样的命令, 一是为了显示太孙的身份贵重, 二就是因为太子大婚的章程都是现成的, 免去了礼部为了“该低多少”而扯皮,耗费时日。
收到圣人的旨意,礼部和内务府也松了口气。
——实在是这种差事, 不好办呢。
其实, 礼部也不愿意无休止地扯皮呀。但若是迅速就拿出了章程, 圣人定然要以为他们礼部不够尽心了。
想当年, 先太子大婚的时候, 因着圣人做太子的时候已经成婚了, 先太子便是本朝第一个大婚的太子, 礼部可是被圣人给坑苦了。
原本, 礼部是按照前朝太子大婚的规格,修改了一番, 去掉了不合时宜的, 又增添了一些本朝的特色。
这份章程, 怎么说也算是不错了。
可是, 圣人看了之后, 却把当时的礼部天官喷了个狗血淋头。
“难不成, 我朝储君大婚,都不配有自己的一套礼仪章程吗?偏要拾人牙慧,岂不是要让天下人耻笑?”
得了, 礼部尚书抹了抹脸上的吐沫星子,拾起被圣人丢到他脚边儿的折子,回去继续号召礼部同僚,彻夜奋战。
这一回,礼部上下可是把历朝历代,能扒到的关于储君大婚的典籍全都扒出来研究了一遍。最后,制定了一套极其繁复庄重的礼仪章程。
最重要的是,这一套章程,和前朝没有半点儿相似的。
礼部尚书想着:这下,圣人总该满意了吧?
可现实是残酷的,他再次被圣人给骂了出来。
“原本的跪三回变成了跪五回,该是三拜的全改成了九拜。原本一天就能完的,生生拖成了三天。你们是想累死太子吗?”
礼部尚书:“……”
——我太难了!
“臣有罪,是臣思虑不周,臣这就拿回去改。”
一个大婚的章程,礼部来来回回修改了有九次,圣人才不情不愿地说了句“准”。那一任的礼部尚书被圣人给打击的要怀疑人生,没两年就告老了。
如今的陈尚书,当年还是个小小的员外郎,却也被风暴尾给波及了。至今想起,他都还心有余悸。
因着有旧例可循,礼部很快就把章程制定了出来。
太孙妃的嫁妆是内务府置办的,提前送到了元家。元家可以根据自家的境况,酌情再添加几抬。这个却并不强求,也没有硬性的规定。
52书库推荐浏览: 松影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