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红楼之重生之后 作者:松影明河 【完结】(91)

阅读记录

    吴氏觉得婆婆看不上自己,老是指桑骂槐。
    许氏觉得这个儿媳心思太多,她随便说一句话,就能被解读出七八种意思,还没一种是好的。
    久而久之,许氏也就懒得搭理吴氏了,许多宗妇该做的事情教的也不经心。
    吴氏自己学的不怎么样,教儿媳的时候自然又弱了一层。
    再加上史氏仗着辈分笼络她们,弄到最后,竟是史氏不是宗妇胜似宗妇了。
    眼见天色不早了,许氏便笑着把他们小夫妻撵了出来,让他们回自己的院子去。
    玉娘羞红着脸,跟在贾敬身边告了退,夫妻二人便借着月色,慢慢往陶然阁走去。
    见她只低着头,不说话,贾敬便没话找话:“在咱们家里,可还习惯?”
    玉娘“嗯”了一声,声音又轻又柔,“我做姑娘时,常听人说,做别人家的媳妇儿不容易,心里也常不安。哪知道,太太待我,就跟亲闺女似的。”
    贾敬笑了笑,道:“那咱们以后更该孝顺老爷太太才是。”
    他心里清楚,像亲闺女一样,那是不可能的。
    但许氏也不是那等恶婆婆,不爱磋磨媳妇儿。
    就吴氏那样的,她也只是不爱搭理她而已。
    玉娘道:“还用大爷说?太太待我这样好,我自然是要勉励报答的。”
    贾敬笑着服软:“好好好,是我说错了,行了吧?”
    玉娘顿足嗔道:“大爷!”但脸上的笑容却是化都化不开。    朝廷里有三天的婚假, 贾敬又多请了一天,陪玉娘回门。
    许氏对儿媳满意,自然要感谢把儿媳教的这么好的亲家。
    因而头一天里,她就收拾了好几样贵重的礼物, 添到了儿媳妇的回门礼中。
    到了三日回门这天, 刚用了早膳, 许氏便催着贾敬带着玉娘回门, 明说了不必着急着回来,中午好好尝尝他老丈人藏的好酒。
    玉娘自然感激不尽,回到家里给母亲和嫂子一说, 李太太直说她掉进了福窝里。
    娘家嫂子虽然一方面是替小姑子高兴, 一方面却也有些妒忌小姑子。
    其实, 李太太也不是那等爱磋磨儿媳的恶婆婆。
    但她是在南方长大的, 江南那边的规矩又细又琐碎, 李太太对儿媳妇的要求难免就严格了些。
    比如, 每顿饭都要媳妇儿伺候就是李太太刻在骨子里的规矩。
    当初她自己做小辈伺候婆婆的时候, 也是这样做的。
    虽然她每回都是只让媳妇儿夹两筷子菜, 就让媳妇儿回自己的院子吃了,但却从来没想过要免了这规矩。
    还有晚辈不能上长辈的桌, 食不言寝不语等等。
    许氏这边, 就没那么多规矩了。
    宁国府本就人丁稀少, 许氏最是喜欢一家人围坐在一起, 热热闹闹的吃饭。
    当然了, 后面这些, 玉娘也没傻到当着嫂子的面说,而是在嫂子去厨房整治菜肴的时候,偷偷和李太太说的。
    这下, 李太太对女儿的担忧是彻底放下了,但还是叮嘱女儿:“亲家太太待你宽厚,你自己却不可轻狂,要更用心照顾姑爷,侍奉舅姑才是。”
    玉娘点头应了:“女儿知道了。”
    这边母女二人说些体己话,男人那边却要畅快多了。
    李佥事带着两个儿子和女婿说了会儿话,四个人便来到了校场,骑马射箭地玩儿了起来。
    对于贾敬的身手,李佥事看得连连点头,点评道:“只差到战场上真刀真枪地磨一磨了。”
    武人爽直,他们又不是外人,贾敬知晓李佥事的夸赞都是真心实意的,便也不谦虚,只是叹气道:“如今,哪里有战事给我磨砺呢?”
    李佥事也叹了一声,拍了拍女婿的肩膀,鼓励道:“你只管好好练,英雄总有用武之地的。”
    话虽如此,他心里却着实没什么底气。
    随着天下承平日久,武将立功出头的路子是越来越窄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松影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