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的宠臣[重生] 作者:时不待我 【完结】(116)

阅读记录

    今年云南税收还没有送到京城,云南王已经来了几封信,话里话外都在哭诉,说云南去年受灾,形势很不好,给京城交的税收怕是不能如期,甚至数量也达不到往日的要求。
    齐靖渊受到信就说了句老狐狸。
    然后提笔回了句,云南受灾可严重,需不需要京城派有经验的官员前去帮忙做灾后工作等等。但一句没有问云南能送来多少税银。
    齐靖渊对云南税银能不能收上来并不慌张。
    云南近些年那点小心思,谁都明白。不过现在大齐境内老百姓的日子还能过下去,齐靖渊手头上也有银子,日子到不了官逼民反的地步。
    云南王想做这些什么,不占理。
    到底是太-祖时期就分出去了,想要公然从云南踏入京城地界,成大齐的主子,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贺运自然知道齐靖渊最近在忙云南税银的事,可以说朝堂上下都知道。
    就因为这事,齐靖渊心情十分不好。百官心里也明白,当初说好了税收收上来之后就会把银子还给秦家,现在税收收不上来,这银子摄政王用着烫手。
    事情是真的,就是不知道这次刁难还是人真睡着了,但今日王府这一趟,他势必要走,于是便道:“无事,我在边境待过些日子,对云南王行事多少知道些,说不定能帮助王爷想想办法。”
    谢临溪听罢客气道:“贺国公有这份心,王爷多少能安下心。”
    贺运笑了下,没有接话。,心里倒是在想,常常听人说齐靖渊信任谢临溪,朝堂上也能看出几分。
    今日一见,却更加明显。
    谢临溪在这王府自在的就跟在自家后院似的。
    就连齐靖渊身边最得意的内监金一都对他恭敬有加。
    想到这里,贺运的眼眸暗了一分。    贺运心里不由的琢磨起谢临溪这个人。
    不过他刚琢磨了那么下, 齐靖渊便打着哈欠出现了。
    齐靖渊着装与朝堂上很不同,颇为闲散。他的头发甚至有一丝凌乱,一点也不像是朝堂上那般冷然, 乍然看上去有几分当年他身为亲王时的潇洒姿态。
    看到贺运在,齐靖渊脸上闪过一丝讶然。
    这行为, 再次从侧面证明谢临溪在他心中格外不同,两人之间的关系怕是比想象中的还要亲近。这个认知让贺运有些出神。
    其实很多人在心底都默认谢临溪是齐靖渊的一把刀。
    身为一把刀, 命运大多是折断, 最终湮灭,日后在史书上留下的也不过是一个佞臣的称呼。
    但现在看来,根本不是如此。
    齐靖渊对谢临溪信任至极,至少在他面前根本不像是在外人面前那般高不可攀。
    看着陷入沉思中的贺运, 齐靖渊也没有掩耳盗铃的回去收拾自己,他神色自然的坐在一旁, 道了声贺国公。
    贺运抬头,收敛心神, 很快和齐靖渊说起了云南之事。
    齐靖渊眉眼带着愁色道:“云南这税收收不上来,可不是一件好事。大齐境内多河运,时常需要疏通, 雨季来临之际谁也不能保证有没有水灾。今年其他地方的收成怕也不怎么样, 老百姓日子过得艰难, 总不好加赋税。”
    贺运点头同意,加赋税, 便意味着有人交不起税。
    在老百姓没办法活下去的时候, 就容易出现官逼民反的现象。他是武将,不怕战死在边关,却怕把手中的利刃对着大齐手无寸铁的老百姓。
    齐靖渊道:“那贺国公可有什么办法让云南那边早日把这税收补齐了。”
    他眼神很真诚, 问话也很诚恳。
    贺运知道他在涉及民生方面从来不会做出格的事儿,为了大齐老百姓得罪过不少人。这也是他心底比较佩服齐靖渊的地方。
    再说云南税收这事,事关大齐所有人利益,这不是齐靖渊一人的事。
    贺运在心里认真考虑了一番道:“当年太-祖同云南王有约定,只要云南王没有反心,京城便不会插手云南事物。如今多年过去了,云南地界越发不好控制,也不知道太-祖知道有今日,会不会后悔当日的决定。”

52书库推荐浏览: 时不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