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作者:YTT桃桃 【完结】(1464)

阅读记录

    务必扩大生产,因为已经开始给五十多位进士朋友各地知县写信。
    二哥宋福喜,从即日起,拉起一只会宁县手工队伍做包装盒。
    姐夫田喜发,四壮一组,铁头、忠玉一组,分别带队会宁人参挖掘队,蘑菇木耳山货队。蘑菇木耳完事,组队当地打猎能手收皮子。
    大堂哥宋福禄,二堂哥宋福寿负责会宁特产总运输,将数目点对远处去。
    高叔一家除铁头外,今年先负责收猪,咱们灌肠向外卖。
    郭家几位哥哥要先辛苦一段,头两次特产运输,要负责往返于路上,负责会宁到奉天、到京城,到几十位进士朋友那里的运输,具体情况富贵会与你们说。
    这个会,足足开了一个多时辰之久,开到最后,家里的所有人身上都有担子。
    至于钱的事,宋福生说分到谁头上的,谁就拿那一摊的利润。
    他除千里马掌控百分之六十股份,其他只占一成,不要再劝。
    但丑化说在前,对外就等于被老宋家的九族垄断会宁特产从运输到最后销售了,我们的利润很大。
    刨去所有的成本包括给百姓的收购钱,我们要从净利润里拿出三成,建设会宁,回馈百姓,中不?
    “中!”
    秦主簿在前衙一抖,后院这是干啥呢。    眼下,县衙斜对面,有个像广场似的大空地。
    那地面都是宋福生命人用火山石铺路的,特别规整。
    空地处立一长杆,杆上飘扬一幅红色大旗。
    旗绣大字:会宁县衙。
    每日,这四个大字,迎风飘展。
    其实,宋福生还想要这一路,路边都飘扬七彩小旗来着。
    最好早上,在官吏们上班时,再让衙役们踢正步来个升旗仪式,务必要培养出官员们为民做主的使命感。
    百姓们也围观,共同仰望升旗,有和县衙一心的郑重感。
    慢慢的,最好这就成为会宁精神文明方面的特色。
    咱不能只抓经济,不抓精神文明啊。
    但没空。
    宋福生只倒出手让卒吏给主要街道插上街牌,至于这些虚的,打算过年再整。
    另外,县衙门前广场,除旗杆外,街道一旁还立两个高石柱。
    目前,那两个石柱四面,贴满了招工和又要收什么的告示。
    最近几日,在县衙当值的官吏们,来回上下班时,都快要被气笑了。
    因为那石柱边,忽然来了一位略识几个字的瘸腿老头。
    那老头日日搬来一桌一凳,桌摆廉价纸墨笔砚,比他们当职的人都准时。
    知县大人昨儿还笑谈:以后你们来没来晚,本官不用看更漏。打发人去门口看一眼那老头在不在就知。
    那老头是干啥的呢,帮人念告示。
    告示下,放一碗,全凭人心意赏。
    但你要以为老头只挣念告示的钱那就错了。
    他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帮人写信,这信可是明码标价的收铜板。
    县里招工量如此大,谁家没有几个亲属在乡下?
    大家是很讲究血缘和互相帮扶的。
    城里缺人干活,得告诉亲戚们一声啊,速来。
    城里连婆婆丁根都算钱。
    这老头就利用这种心理挣钱。
    他每日坐在石柱边,替大伙写信。
    积攒一天信件后,老头就收拾桌子,拄着拐杖赶到城门口,按村按庄子找拉脚车夫将信捎下去。
    几封信不占地方,拉脚的通常又是村里人,一提谁家谁家还都认识,就意思意思,有时帮忙捎回好几封信才收一两个铜板。
    所以说,官吏们能不被气笑吗?
    挣钱挣到县衙门口来啦。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听说那老头,最近还收了几份长期的大活。
    这不嘛,知县大人多次向外传达,强调特产特产。

52书库推荐浏览: YTT桃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