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读书若不能做点什么,又何苦读悬梁刺股十余年?薛大哥的小理想固然有道理,但是人人都谦虚推脱做不得大事,那这天下大事又等何人来做?
昔年神农氏遍尝百草以身试险终于写下《神农本草经》泽被天下苍生惠及后世子孙;大禹治水十余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杜绝huáng河水患使两岸百姓安居乐业,君子当然应该立大志做大事,岂能冷眼旁观逍遥自在?
小秀才越想越热血,只差啪一声拍响桌子揭竿而起,正胡乱想着只听大门被敲得砰砰做响,却是有人来了。
薛寅松推开门道:“你且离远点,我去后院担些粪肥走,你和长辉都进屋关门,这味道不好闻。”
小秀才便进屋和长辉站在窗边张望,只见薛寅松一会就走留下一院的粪臭味。长辉到底忍不住,去墙角呕了几下道:“爹,我再也不要吃菜和米饭了,我要顿顿吃肉!”
小秀才闻着味道也难受,去橱柜里摸了个香囊递给他道:“你拿着嗅嗅,等会风chuī过味道便散了。”
长辉却惦记着薛寅松:“那阿坝不是也臭得慌?爹,我去chuáng上用棉被捂着,你把这香囊拿给阿坝用吧。”
小秀才接过来道:“好,一会薛叔叔回来就拿给他。”
薛寅松来回十几趟才将粪肥挑完,把昨天的地全部埋上后再也不想动,早早的收工回家。虽然只有两亩地,但是他到底不是熟手只做了一小半,余下的等过几天再来补上,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去县城买种。
吃饭的时候薛寅松宣布明天一早进城,长辉最是高兴,连连拍手。小秀才也盘算着要买点糙纸给长辉写字,还想给他买只羊毫笔,自己还计划再添几本书……果然诸多用钱处。
第二日天还没亮,三人早早的起来就着油灯胡乱梳洗又煮了点粥吃便急忙出发。因为今天要买的东西多,到了县城还得再雇辆骡车。
虽然里正家有牛车,但是小秀才和薛寅松都觉得求人不如求己,再说欠下的人情迟早要还的。
长辉到底只有六岁,走了不多时便没jīng神,薛寅松脱了外衣披在他背上一路背着走。小秀才开始担心他背不动,毕竟进城要走十几里路,后来见他不紧不慢的走着也没露出点疲态,这才放心下来。
走到富chūn县时日头刚挂,两人缴足城税进了门,薛寅松接过布袋道:“你同长辉去玩,我去看种子、米粮并棉被等物,你们不要耽误太久,一个时辰后在这门边等我。”
小秀才答应着,摇醒长辉让他下地站着。薛寅松本来只要十两银,小秀才想着他要买过冬的东西,便将大部分银两给他,自己只留了五两。
长辉虽然是大家族出身,可出门的次数太少,目不转睛的看着各式小摊却有些怕,怯生生的站在小秀才背后不肯走。
小秀才好不容易哄他先去店里买书买纸,买完这才陪他逛着玩耍。富chūn县虽然是个小县城,但却是附近百里山区唯一一个县城,故而特别繁华山货众多。
长辉看着一路上卖山jī、卖袍子刺猬的摊子道:“爹,那都是些什么?”小秀才也并不样样都认识,大概说了几种自己认识的敷衍过去,便带往前走。前面是各种杂货,竹篓笊篱陶器等,长辉看得津津有味,看得喜欢的还要去摸一把。
小秀才很是欣慰,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果然有道理!两人因为买齐了东西也不急,一边慢慢逛着一边往前走,小秀才以为天天都是那么热闹,听了一个老农讲才知道这是赶集,是每逢初一十五才有的大集。
长辉眼睛一亮看到做糖的,忙挤过去痴痴的看着不肯走。小秀才也随着他,两个人便站着看那师傅做糖。
小锅里熬着半块麦芽糖料,只见师傅熟练的抄了小半勺在洁白的大理石面上开始滴糖画画。先来一个大轮廓,中间寥寥几笔勾了翅膀,再画个尾巴最后用个红色的糖珠做眼睛,一只喜鹊便做好了。
长辉眼馋的盯着那只喜鹊被递给旁边一个小孩,嘴巴不由自主的舔了甜。小秀才想着这是第一次带长辉来县城,便道:“爹给你买一个。”
长辉却赶紧摇头:“不要买,爹爹,我多看一会便是,我不是想吃糖,就是看着好玩。”小秀才听了这话鼻子都酸了,赶紧摸出钱袋道:“买一个吧,爹爹也想吃了。”
长辉渴望的盯着那师傅,只见他灵巧的手随意的挥动,不一会又画了一只小狗,挣扎着道:“爹,不买,我们走吧。”嘴上说着,脚却不肯动,眼睛也像是粘在那糖勺上一样,只随着那糖勺转动。
52书库推荐浏览: 夜雨穿林箭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