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重生之地震后_肥猫不吃草【完结】(58)

阅读记录

  见面次数多了,而且有胡子和杜程在中间,两家人现在相当熟稔,经常开玩笑,早没了一开始的客气劲儿。

  宁启言又一个白眼过去,用实际行动证明他的眼珠子还很安全。

  “你们怎么过来了?”不再说笑,董文安没看见胡子和杜程,问道。

  “我们那的地选完了,还有不少空余,你们这要是不够就过去,我们家和汪洋家的地就在山坳里,还剩七亩地没主。”宁晓文解释道。

  董文安想了想,“你们先等会儿,我进去看看大白选没选好,之前我们倒是注意过几块地,但不一定能抢上。”说着董文安就挤进人群。

  宁启言和宁晓文退后几步,准备找了个空地站着,免得被来回走的人挤到。

  “还是咱们那好,人少地多,大家还能商量着来。这边看着都要吵起来了。”宁晓文看到不远处有个大石头,拉着宁启言往那走,低声说。

  宁启言扯了扯嘴角,这才哪到哪,上辈子治安可没现在这么好,他和杜程住的地方都是用拳头说话。

  等了没一会儿,就看见董文安和白诚毅还有张伟从人群里挤出来。

  宁启言和宁晓文迎过去。

  “怎么样?”宁启言问。

  白诚毅抹了把汗,“走,去你们那选地去!”

  宁启言也不细问,几人快步往回走。

  路上白诚毅才说,董文安找到他们前,白诚毅带着张伟已经抢了五亩地,不过知道宁启言那边还有七亩和他们家连在一起的,又让出去两亩,剩下的三亩就在他们家身后,照顾起来也方便,加上宁启言那的七亩,正好十亩地,五个人的份。

  眼看着剩下的七亩落到白诚毅他们头上,宁启言心里放心不少。这样整个山坳都是他们三家的,耕种起来互相帮扶一把,也能容易不少。

  土地落实好了,山上的各家各户都开始抓紧时间翻地,趁着下种前,至少得把所有地都翻一遍。

  山里的地可不是平时耕种的农田,什么石头糙根都有,更有甚者,翻地翻一半,发现下面全是岩石,只能重新换一块土地继续gān。

  因为家里的地分散成两个地方,宁晓文就带着宁启言先松一遍山dòng附近的两亩地,把碎石和糙根什么的翻捡出来,土壤松软透气以后两人把山dòng的大门一锁,拎着锄头到山坳下那片地。

  汪洋和王志翔还有柯成伟别说种地,连农田都没怎么见过,这会儿被胡子还有张平国手把手教着,也总是不得要领。一锄头下去,不是深了,就是浅了,要么gān脆砸在脚上。

  胡子恨不得把他们脑壳撬开,直接塞个锄头进去。

  张平国倒是不像胡子那样气的chuī胡子瞪眼,但也直摇头,要是就靠这三个扶不上墙的锄好十二亩地,估计正好能赶上明年chūn天的播种。

  最后白诚毅和胡子一合计,gān脆三家一起gān,所有人一起先从最靠近水站这头的胡子家的地开始翻,接着是汪洋他们家,最后是白诚毅家。这样有熟手带着,汪洋他们一边看一边学,总有上手的一天。

  至于王洋他们三个连连摆手拒绝……

  胡子叹口气,总不能看着这三个蠢孩子饿死吧?!

  眼看两家人拍板决定了,身为拖后腿的汪洋一家,只能红着脸接受他们的好意。

  相对的,三人也知道自己的水平,不是有句老话,笨鸟先飞嘛,他们gān的慢不要紧,那就把时间加倍!

  所以虽然三家约好早上七点开始到地里gān活,汪洋他们就五点来钟起chuáng,随便垫垫肚子,就先到地里接着前一天翻好的地继续gān。晚上六点多收工后,吃完晚饭,他们再回去接着gān到九、十点钟。

  对于汪洋他们的动作,另外两家人心里清楚,不过都默契的没有制止。

  他们不是非要计较谁gān的多谁gān的少,否则就算汪洋三人一天二十四小时连轴转,也赶不上胡子他们的进度。但现在就算傻子也知道,短期内要想活下去,肯定得扎根在农田里。这个“短期”,谁也不知道会是几年,或者十几年。汪洋他们要么gān脆混进政府设立的医院当医生,吃公家饭,政府养着。要么,就必须得适应现在的劳动。

  两家人能照顾他们一年、两年,但总不可能照顾他们一辈子。更何况这几个孩子都不是本地的,一旦各个城市之间的道路畅通,他们要是回到家乡,谁知道会面临什么样的qíng况。学会种地,至少算是现在这世道里最基本的保障了。

  ☆、第66章 chūn耕(一)

  没有种过地,永远体会不到“粒粒皆辛苦”的“苦”。

  起早贪黑的弯着腰锄地,要是不小心锄到土下的石头,整双手臂都会被震麻了。

  明明才四月的天气,早上出门时气温刚刚七、八度左右,拿起锄头不到半小时,一个个的都得把外套脱了,就穿着一件短袖,还会累的满头大汗。

  等到中午,宁启言和董文安提前回山dòng做饭,手臂酸的连锅都抬不起来。

  为了节省时间,中午这顿饭就由宁启言和董文安一起做,然后三家一起在宁启言家院子里吃。

  最开始是宁启言和宁晓文负责做饭,但他们当中做农活最熟的就是胡子、宁晓文和年纪最大,沉默寡言的张平国。后来宁晓文想把曲东换下来,毕竟白诚毅他们家一般都是曲东做饭,先不管好不好吃,相比其他人,至少能做熟了。让他和宁启言搭伴,还不耽误地里的进度。但几天下来,最后却是把董文安换了下来。

  原因很简单,又一个和宁启言半斤八两的体力渣。

  至于汪洋他们三个,虽说地里的活到现在还是磕磕绊绊的,但他们宁肯在地里累成狗,也不围着灶台被宁启言无止境的嘲笑。

  对于每次做饭连放多少油和盐都恨不得拿称称重的厨艺白痴来说,农活比做饭简单的多。

  对于汪洋的这种说法,胡子只能“呵呵”。

  董文安一开始对做饭也是一窍不通,但架不住他会取巧。

  水量掌握不好?做菜不知道放多少调料?

  这都不是事儿!

  他能复制啊。看过一次宁启言做的,等到他上手的时候,就完全按照宁启言示范的来。同样的米量,同样的水量,就连火苗大小和时间都一模一样,先不说味道能不能一样,但肯定不难吃。

  今天豆芽发的多,多做点菜?没问题!依旧同样的菜量,复制宁启言加过的调料,做好一锅他再做一锅!

  连续几天下来,宁启言看着董文安做饭,他似乎明白当初他在小猪崽身上标号时宁晓文他们的心qíng了。

  简直无言以对。

  他还不能说董文安做的不好,因为做出来的味道和宁启言自己做的几乎没什么区别。

  但又没法说他做得好……谁见过做饭这么做的?!

  最后宁启言gān脆眼不见心不烦,低头看着自己的锅吧!

  紧赶慢赶,一群大男人花了将近十天的时间把所有的土地都翻了一遍,就等着两天后政府把种子秧苗发下来。

  由于大多数市民根本没有经验,第一次种田,这一批的种子秧苗都是政府安排老农统一处理好的,需要提前育苗、发芽等的作物发到大家手里的时候直接就能种到地里。

  等这一茬作物收获以后,再要下种就得靠自己了。

  政府通知4月13日发放粮种,11号这天一早,宁启言一家四口简单收拾一下,就锁上大门。

  路过汪洋家和白诚毅家,敲门叫上他们,三家人一起往山下走。

  一路上遇到不少同样下山的人群。

  今明两天,大家都可以到山下指定的位置免费听农业方面的专家针对现在的气候环境调整种植农作物的要求,而且还有一些老农民指导大家在作物生长的时期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怎么做。

  其实上辈子也有这样的指导,但那时候宁启言和杜程听得都是水稻和小麦的种植,根本没考虑过玉米地瓜这种几乎没人想过当主食天天吃,顿顿吃的食物。

  不能说政府安排的指导有错,恐怕那时候也没人能预料到这些娇贵的农作物最后会绝收。

  等到一年后确认大部分现存的种子都无法适应如今的气候,只有少数几类农作物在这种极端的气候中,能够顺利的生长。那时候因为整整大半年的严重饥荒,幸存的人们已经不肯相信政府再次安排的指导,也不敢相信这些指导。

  花那么大力气,连着好几个月顶着晒脱皮的身体天天打水浇地,却还是颗粒无收,还不如趁机冒险进深山,打不着猎物,多挖些野菜,晒gān了还能存着冬天吃。

  若非最后政府和军队联手qiáng制市民必须耕种,如若不肯,就直接没收身份证,赶出苍云山,绝大多数的人都不会再次种地。甚至每天还有士兵到地里巡查,一旦发现偷懒耍滑,应付了事的人就直接赶走。这才勉勉qiángqiáng维持到第二次秋收。

  也幸好上面下了狠心,像看管犯人一样qiáng迫大家耕种,否则大家绝对想不到其实选对了农作物,就不会再发生绝收的qíng况。

  虽说最后的收获不可能让大家都填饱肚子,但至少绝对不会饿死人。

  看到实实在在收获的粮食,大家才重新燃起希望,一扫之前绝望到麻木的心qíng,细细的挑选出最好的粮种,等到再一年chūn天,火力全开的投入到种田大业之中。

  只可惜,杜程没有熬过那段残酷的饥荒时期……

  杜程低下头,看着突然靠过来紧紧握着他手的宁启言。

  “怎么了?”

  宁启言收起因为回忆而沉重的心qíng,扬起一个笑脸。

  “没事。”

  杜程笑笑,收紧五指,回握住手中并不柔软,却格外修长的手。

  走在杜程和宁启言身后的汪洋看着前面突然开始散发粉色气泡的两人,怪叫一声,一手捂脸。

  “哎呦!闪瞎眼了!”

  董文安距离不远,听见汪洋的怪叫,看过去,无奈的笑笑。

  人家本来就是一对儿,不过是拉个手,汪洋这孩子也太少见多怪了。

  这时宁启言回过头,瞟了汪洋一眼。

  “叫什么叫,有意见啊?”

  汪洋一边半捂着眼一边点头:“有意见!在我等单身狗面前请保持距离,表带坏我们!我们还是纯纯的少年~”

  宁启言:“……”

  也许是之前的回忆太沉重,想要换个心qíng,宁启言玩心一起,嘴角一勾,露出个坏笑,手上一用力,把杜程拉的向他身上倾斜。

  宁启言在众目睽睽之中对着杜程的嘴就啃了一口。

52书库推荐浏览: 肥猫不吃草 种田文 末世文 空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