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闲妻_花落春归【完结+番外】(9)

阅读记录

  帘子一挑,又进来一个穿着桃红衣裳的丫鬟,年纪约莫十六七岁,一张桃心脸:“老爷、夫人、少爷、小姐,王嬷嬷带着她儿媳妇在外面求见,说是要给小姐赔礼的。”

  这回居然连王嬷嬷也来了,东篱瘪瘪嘴,看样子王嬷嬷最后还是没能压倒赵李氏。

  徐氏拉着一张脸:“叫她们进来,我倒要看看她们有什么话说。”

  赵李氏早就已经看花了眼,她这还是第一次进了内院儿,且不说那jīng致的房舍、花园、假山湖泊什么的,就看那一个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们,这要不说是丫鬟,还以为是大家小姐呢,看人家那打扮,那气度,哎呦,真是有钱人家的丫鬟,比那地主家的太太还气派呢。

  王嬷嬷对儿媳妇这副眼皮子浅的模样很是看不上眼,可是想到孙子,不禁暗暗叹气,谁叫她那孙子就认赵李氏这么个没见识没出息的呢,为了孙子,就再忍着这个李氏几年,她已经想好了,过几日就给儿子纳一门厉害的妾室,到时候看李氏还有什么本事。

  听到主子叫进去,王嬷嬷整了整衣裳,看了赵李氏一眼:“跟着我,收起你那副没见识的样子来,见了主子好好的赔礼道歉知道吗?主子要是真恼了我也保不了你的。”说着就率先进了屋子。

  赵李氏赶紧的跟了上去。

  门口站着两个模样标致的丫鬟,打着帘子,赵李氏看了一眼,心里顿时就感觉自豪起来,你们穿的那么漂亮有什么用,还不一样是个下人,要为我这乡下女人打帘子的,鼻孔里哼出一声气儿来,骄傲地昂着头走了过去。

  丹朱面无表qíng地站着,就跟个木头桩子似的,水墨毕竟年纪小,城府还不够,对着赵李氏的背影狠狠地瞪了一眼。

  王嬷嬷一脸赔笑的挨个给主子们请安,赵李氏跟在后头,眼睛忍不住私下里偷偷地瞄,看见那jīng致的家具,哎呦亮堂堂的能照出人影儿来,好像还是嵌着金银的,这得多少钱啊?又不禁对刚才还鄙夷的丫鬟们羡慕起来了,在这里做工,可比他们种地赚钱多了。

  徐氏看着赵李氏那叽里咕噜的眼珠子,打心里就厌恶,清了清嗓子,手里拨弄着茶杯盖子:“王嬷嬷,你也是家里的老人儿了,我念着你奶大了哥儿,凡事总是给你留着几分体面的,可是你看看你这儿媳妇都gān得什么好事?”说着手上一使劲,茶杯盖儿“哐当”一声重重的盖在茶杯上。

  王嬷嬷吓得身子一哆嗦,顺势就跪了下来:“夫人恕罪!都怪奴婢这个儿媳妇眼皮子浅没见过世面,叫姐儿受委屈了,这不奴婢带着她来赔罪来了。”说着就去拉赵李氏:“我怎么跟你说的?愣着gān什么?”

  赵李氏跪在地上,眼睛瞄到上头夫人穿着暗红的团花织锦衣裳,头上戴着的首饰亮闪闪的,那叫一个威风,赶紧的把脑袋磕到地上:“是小妇人有眼无珠,怠慢了姑娘,还请姑娘大人有大量,不跟小妇人一般见识。”

  说着从怀里掏摸出一包散碎银子来:“小妇人没什么好东西,这些,给姑娘买点儿东西……”

  正文 第九章 确定目标

  给东篱买东西补身体?

  这要是寻常人家,孩子打架了什么的家里人上门赔罪是会说这些话的,不过赵家跟莫家的家世差了可不是一星半点儿,说这话可就有点好笑了,再说了,人家好端端的姑娘家叫他们险些祸害死(其实是已经害死了的),这么几句话,拿点钱就行了?

  徐氏心里生气,怒到极点倒是忍不住笑了出来:“好,好,你倒是会做事!原来我们莫家姑娘就值你这些银子,以后还要靠着你家的接济过活了!”说着一把拿起旁边的茶碗就摔了下去。

  赵李氏脑袋一缩,里面溅出来的茶水洒了她一脸,青底白花的茶碗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就那些银子,还不够夫人摔的茶碗贵重呢!丹朱和水墨眼观鼻鼻关心,qiáng行的忍着笑。

  王嬷嬷恨不得把这个丢脸的儿媳妇一脚踢出去,早就嘱咐她不要擅自做主擅自行事,这个婆娘就是听不进去!莫家那是什么样的人家?她那点小钱人家会放在眼里?这个做派简直就是在打当家夫人的脸,难不成嘲笑莫家拿不出银子来给姑娘补身子了吗?

  “你给我闭嘴!”王嬷嬷恨铁不成钢的斥了一声,自己陪着一张笑脸:“夫人,乡下女人不懂规矩,她其实是一片好意来着,夫人慈悲为怀,别跟她一般见识。”说着回头狠狠地甩了赵李氏两个大耳刮子,骂道:“下作的蠢妇!当这里是什么地方了?收起你那小家子气的样子来!”

  赵李氏被婆婆两个巴掌打懵了,回过神来就想反抗,结果被王嬷嬷一眼瞪在那儿,顿时明白过来自己的处境,闭上嘴巴低着头不吭声了。

  徐氏看的闹心,这个王嬷嬷因为奶过莫悠然,在府里面人人都会给她几分体面,倒是养出了一副妄自尊大的xing子了,这么大的事儿,有脑子的就明白主家不会轻易放过,她居然还带着一个那么拎不清的上门来求qíng,真是老糊涂了。

  东篱看着闹心,打了个呵欠:“娘,我去给哥哥做鞋子去。”

  徐氏没好气的看了女儿一眼,她这是为谁出气啊?正主儿倒是没什么感觉:“去吧去吧,你这丫头,一遇事儿就躲起来,将来嫁了人可怎么办?”

  东篱嘻嘻一笑,起身给父母道了别,带着自己两个丫鬟到里间儿去了,那个赵李氏一有空儿就拿可怜兮兮的眼神儿对着她,似乎是想学人家梨花带雨的,结果功夫不到家,感觉好像是眼皮抽筋一样。

  赵李氏就眼巴巴的看着她眼中比较好说话的大姑娘进了里屋,连个头都没有回。

  东篱坐在里间儿做鞋,耳朵里还是可以听到外面的动静的,过了一会儿莫悠然也过来了,先看了看鞋上细致的花纹,赞叹了两声之后,看着妹妹:“东篱,你说我去跟做大人学习破案好不好?”

  东篱手一抖,针险些扎到手上,吃惊的抬起头来看着哥哥:“哥哥怎么会这么想?那衙门里的饭岂是好吃的?别说咱们家还没有败落到那个地步,就算是真的要靠哥哥去挣银子养家了,你有没有接触过那些东西,一时半会儿的又能学到哪里去。”

  莫悠然似乎有心事,沉默了片刻:“人家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啊,我罔读了那么多的诗书,到头来却是一事无成。”

  “哥哥,你今儿是怎么了?”东篱不禁放下针线走了过来,关切的看着莫悠然:“哥哥可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十三岁就中了头名解元的,都说你是文曲星下凡呢,今儿怎么妄自菲薄起来。”

  “文曲星?”莫悠然自嘲的笑了起来:“那不过是看在莫家的面子上说的客套话罢了,咱们家出事之后你看还有几个人来往了?个个避之唯恐不及。人qíng冷暖啊,我算是看透了,念那么多书有什么用?现在我也是待罪之身,功名也被革除了的,空有满腹诗论却连养家糊口的本事都没有。左占年纪不过比我大着几岁而已,却能够拥有自己打拼出来的一切。”

  莫悠然这是被左占刺激到了?东篱无语了一番,然怎么就是喜欢钻牛角尖呢?不禁叹了口气:“我嘴笨,也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不过哥哥你的心态有问题,不能因为看见左大人的成就,就否定了自己过去十几年的一切。左大人是武官,跟你这文臣可是截然不同的。”

  莫悠然闷闷不乐的甩着扇子,神色抑郁。东篱却不知道该怎么劝他,最后想了想:“哥哥不想再继续于书本上经营,那不如就换个方向,就当是放松一下脑子。不过也不一定就要去学破案什么的,那有点不大现实了。”

  “妹妹这么说,可是有什么主意?”莫悠然jīng神一振,眼神炯炯的看着东篱。

  东篱抿嘴一笑:“咱们来的路上哥哥你也看见了,南方发大水,百姓流离失所,路上到处都是难民。光靠朝廷的救济也不是长远之计,粮食始终是个大问题,若是人人都吃得饱的话,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的吧?”

  “这是自然。”想到路上所见的惨象,莫悠然心有戚戚焉,那些扶老携幼举家外逃的难民们,面huáng肌瘦眼神呆滞,看起来都不像是活生生的人了。

  “哥哥你想一想,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的要求其实很简单。”东篱叹了口气,目睹那样浩浩dàngdàng的难民队伍,任谁心里也轻松不起来的吧?“你有没有想过再农事上下番功夫?”

  农事?莫悠然很明显的一愣,手里的扇子啪的打在了手上:“农事?”

  东篱很认真地点点头,莫悠然倒是皱着眉头思索起来,他一个读书人,什么时候对农事上过心了,经东篱一讲,再联想到路上所见的惨象,顿时大为心动,若是真的在这方面做出了什么作为来,那可就意义深远了,那可真的是可以活人无数造福于民的,越想越是觉得激动,忍不住站起来在屋子里来回的走动,最后一拍桌子:“你说得对!农事是件很重要的事qíng,我要是做好了,可比死读书有用多了。”

  见哥哥采纳了自己的意见,东篱无疑是很高兴的,也不再做针线,跟莫悠然两个凑到一起就开始数算起来:“如今是五月的天气,很快的小麦就要收割了,农田里就会迎来新一轮的播种,正是时机,哥哥打算好了就可以学着一步一步大展身手了。”

  一般来说,北方这边六月份收小麦,现在已经是五月,再有差不多一个月,小麦就要收割了,收了小麦之后就要开始夏播。莫家手里头也是有不少田产的,莫悠然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实地考察一下。

  莫悠然听得眉飞色舞神qíng激动,只恨不得马上就下到田地里去查看一番,做出一番大作为来。

  这样的事qíng自然是要先跟莫家夫妻两个商量一下的,莫悠然的到了新的目标,心qíng好了许多,打趣道:“妹妹是下过田地的人了,倒是知道农事重要了,看来那几日的罪没有白受啊?”

  东篱剜了他一眼,撇撇嘴:“哥哥说这话,莫非是鞋子不想要了不成?不要也没关系,我这就拿剪子绞了去,也省得继续劳心费力的。”说着就拿起剪子作势要把做了一半儿的鞋子剪掉。

  莫悠然连忙拦住,连连告罪:“好妹妹,哥哥不过是玩笑话,妹妹莫要当真了。也就妹妹做的鞋穿起来舒服,剪了叫哥哥往哪儿穿去?”

  东篱不过装腔作势,莫悠然也明白,兄妹两个闹着玩罢了,丹朱和水墨看在眼里也只是一笑,并不放在心上。

  “外面那两个走了?”东篱咬断线头,仔细的看了看鞋面上的绣花,随手拿针往头皮上搔了搔:“你那个奶嬷嬷也不是个聪明的,看看今儿闹得这一出儿,我都看不下去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花落春归